|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
|
|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C.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 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
|
|
|
下图为某原电池装置,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
|
|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和O反应生成CO2的过程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生成CO2的过程
|
|
|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 S(s)+2K(s)═K2S(s)△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 则x为( ) A.3a+b﹣c B.c+3a﹣b C.a+b﹣c D.c+a﹣b
|
|
|
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氧化硫
|
|
|
根据图甲、乙,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①图甲:Cu2+(aq)+2Ag(s)═2Ag+(aq)+Cu(s) ②图甲:2Ag+(aq)+Cu(s)═Cu2+(aq)+2Ag(s) ③图乙中K1闭合,K2断开:Cu2+(aq)+2Ag(s)═2Ag+(aq)+Cu(s) ④图乙中K1断开,K2闭合:2Ag+(aq)+Cu(s)═Cu2+(aq)+2Ag(s)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有关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用同样的装置可制得金属铬 D.丁图验证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
|
|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