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苯甲酸和 C.硝基乙烷和氨基乙酸 D.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水很稳定 B.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D.由于C==O键是极性键,所以CO2是极性分子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B.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
|
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碘和干冰升华 C.钠和硫熔化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
|
|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PCl5 C.HCl D.CF2Cl2
|
|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甲醛的电子式: B.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C. D.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为:
|
|
|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 B.在食品中大量添加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延长其保质期 C.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将聚氯乙烯制成食品保鲜膜和包装袋
|
|
|
将不同量的H2O(气) 和CO 气体分别通入到一体积为l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O(g)+CO(g)
(1)①由以上数据,实验1中以v( 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②该反应在650℃时平衡常数数值为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min,则a、b 应满足的关系是 . (2)如图1、2 表示上述反应在时刻t1达到平衡,在时刻t2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1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写2条) ②图2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写2条) (3)在850℃时,其平衡常数K=1,850℃时在该容器中同时充人1.0mol CO,3.0mol H2O,1.0mol CO2,5.0mol H2,此时反应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 .
|
|||||||||||||||||||||||||||||||||||||||
|
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25<t1<t2,则α 1×10﹣14(填“>”“<”或“=”),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 (2)25℃下,某Na2SO4溶液中c(SO42﹣)=5×10﹣4 mol•L﹣1,取该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OH﹣)= . (3)t2℃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 .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
|
根据下列叙述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16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如图是SO2生成SO3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的反应热△H为 ,1mol H2完全反应生成NH3所放出的热量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