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 |
| 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A是共价化合物 D.A是弱电解质 
 | |
| 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 mol·L-1,经过20 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 mol·L-1,在这20 s内用该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04 B.0.04 mol·L-1·s-1 C.0.08 mol·L-1·s-1 D.0.04 mol·L-1 
 | |
|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有机物A→F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①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C的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 ③F是酯类化合物,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 (1)A的分子式是 ,主要用途是 (写一种)。 (2)检验B中官能团的常用方法是 。 (3)D物质的名称为 。 (4)C+E→F的化学方程式是 。 (5)X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X有下列性质,符合条件的X有 种。 ①接触NaHCO3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②与银氨溶液共热有银镜现象。 ③1摩尔X与足量钠反应有1摩尔气体产生。 (6)Y与E也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类化合物,分子中只含一种官能团,且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则Y的结构简式为 。 
 | |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H中,A元素在宇宙中含量最丰富,B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目相同。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为d区元素,其外围电子排布中有4对成对电子,H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它层均已充满电子。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六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 ,前五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______(写元素符号)。C元素与元素氟能形成C2F2分子,该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 (3)配合物E(BD)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比为 。 (4)H单质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原子采取的堆积方式为 ,若已知H原子半径为r pm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为M,用相应字母表示: ①该原子的配位数为 。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③H原子采取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π表达式表示)。 
 | |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离子膜电解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流程如右图所示: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 。 (2)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Ca2+、Mg2+、SO ①第一次精制过程中所加除杂试剂顺序不合理的是 A.BaCl2、NaOH、Na2CO3、HCl B.BaCl2、Na2CO3、NaOH、HCl C.NaOH、BaCl2、Na2CO3、HCl D.Na2CO3、BaCl2、NaOH、HCl ②一次精制后的食盐水仍会有少量的Ca2+、Mg2+,需要送入阳离子交换塔进行二次精制,若不经过二次精制,直接进入离子膜电解槽,这样会产生什么后果 。 (3)右图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阴极由碳钢网制成),则A处产生的气体是 ,F电极的名称是 。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从阳极槽出来的淡盐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氯,需要加入8%~9%的亚硫酸钠溶液将其彻底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已知在电解槽中,每小时通过1 A的直流电理论上可以产生1.492 g的烧碱,某工厂用300个电解槽串联生产8 h,制得32%的烧碱溶液(密度为1.342 t/m3)113 m3,电解槽的电流强度1.45 ×104 A,该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为 (保留两位小数)。 
 | |
| 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见下图,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附表)。 
 其实验步骤为: 步骤1:将三颈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5.3g)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NaHCO3溶液洗涤。 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钙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为了防止间溴苯甲醛因温度过高被氧化,把步骤3处理得到的间溴苯甲醛加入少量锌粉,同时采用某种技术,收集相应馏分,其中收集到间溴苯甲醛为3.7g 。 (1)实验装置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冷凝管的作用为_______,锥形瓶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 (2)步骤1所加入的无水AlCl3的作用为_________。 (3)步骤2中用10%NaHCO3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有机相的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3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钙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某种技术为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所得到的间溴苯甲醛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I.(1)浙江大学用甲醇、CO、O2在常压、某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研究开发。 已知:ⅰ. CO的燃烧热:△H=-283.0 kJ•mol-1; ⅱ.1mol H2O(l)完全蒸发变成H2O(g)需吸收44 kJ的热量; ⅲ.2CH3OH(g)+CO2 (g)  则2CH3OH(g)+CO (g)+ 1/2O2(g)  (2)甲醇也是制备甲酸的一种重要原料。某温度时,将10mol甲酸钠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向该溶液中滴加1L某浓度的甲酸,使溶液呈中性,则滴加甲酸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 移动, 此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Ⅱ.甲醇和CO2可直接合成DMC:2CH3OH(g)+CO2 (g)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2v正(CH3OH)=v逆(CO2) B.CH3OH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压强不变 (2)某研究小组在某温度下,在100m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5 mol CH3OH(g)、适量CO2和6×10-5 mol催化剂,研究反应时间对甲醇转化数(TON)的影响,其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计算公式为:TON = 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催化剂的物质的量。在该温度下,最佳反应时间是 ;4~10 h内碳酸二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 |
| 钛是一种重要的金属,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还含有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钛铁矿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加入的物质A为 。 (3)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水解过程中需要升高温度,其目的是:①加快反应水解速率 ② 。 (4)由TiO2获得金属Ti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电解法:以石墨为阳极,TiO2为阴极,熔融CaO为电解质,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热还原法:首先将TiO2、氯气和过量焦炭混合,高温反应生成TiCl4;然后用Mg还原TiCl4即可制取Ti。生成TiCl4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生成Ti的反应需在Ar气氛中,其原因为 。 
 | |
| 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0.2 B.丁组混合液:c(Na+)>c(A-)>c(H+)>c(OH-) C.a>9 D.在乙组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5mol·L-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