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Ⅰ、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CO(g)+2H2(g) 反应Ⅱ:CO2(g)+3H2(g) ①在以上制备甲醇的两个反应中:反应Ⅰ优于反应Ⅱ,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Ⅰ中,若△H1﹤0,则要提高甲醇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填字母) A.缩小容器的体积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理的催化剂 E.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l) △H1=-1453kJ/mol ②2CO (g)+O2(g)=2CO2(g) △H2=-466kJ/mol 请写出32g甲醇液体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Ⅱ.由CO2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如下:CO2(g)+3H2(g)
①上述反应的△H (填“﹥”或“﹤”)0 ②图中压强p1 (填“﹥”或“﹤”)p2 ③经测定知Q点时容器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0.9,若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10min,则0~10min内H2的反应速率v(H2)= 。 ④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
|
|
Ⅰ、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和名称: (1)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单质溴在60℃时发生1,4-加成 (2)甲苯制备TNT ,用系统命名给TNT命名 (3)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Ⅱ、(1)某烃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氢气加成反应可得到结构简式为(CH3)2CHCH(CH3)2的烷烃,则此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任写一种)。 (2)核磁共振谱表明A分子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氢。 ①用系统命名法给A命名: 。 ②A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 (填“是”或者“不是”)。
|
|
|
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 H2O HClO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B.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好 C.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c(ClO-) =c(H+)-c(OH-) D.Cl2(g)+ H2O
|
|
|
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结构简式为右图,下列有关R的说法正确的是
A.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2 B.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均为小分子有机物 C.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可以生成R D.碱性条件下,1 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
|
在容积为2 L的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器乙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的反应速率为v(A)=0.3mol·L-1·min-1 B.2c1<1.5 C.2ρ1=ρ2 D.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的反应平衡常数
|
|||||||||||||||||||||||||
|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7 mol NaOH B.该物质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D.易溶于水,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
|
|
除去被提纯物质中的杂质,方案正确的是
|
||||||||||||||||||||||||||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
|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
|||||||||||||||||||||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均等于4的硫酸溶液与醋酸溶液,两种溶液中c(SO42-)与c(CH3COO-)之比为1:2 B.已知298K时氢氰酸(HCN)的Ka=4.9×10-10、碳酸的Ka1=4.4×10-7,Ka2=4.7×10-11,据此可推测将氢氰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K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Ba2++2OH-+2HCO3-=BaCO3↓+CO32-+2H2O D.0.1mol·L-1氨水与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3·H2O)=c(H+)-c(O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