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在氢氧化钠溶液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后生成的对应有机物中,能够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的是( ) A. (CH3)2CHCH2Cl B. CH3C(CH3)2I C. (CH3)3COOCCH2CH3 D. CH3C(CH3)2CH2Br
|
|
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不能用水浴加热 B. 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 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 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
|
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氢原子不同的方法是( ) A.1 mol乙醇燃烧生成3 mol水 B.乙醇可以制饮料 C.乙醇代替汽油做燃料,污染小,更环保 D.1 mol乙醇跟足量的Na作用得0.5 mol H2
|
|
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若1mol X分别与H2、Na、NaOH、NaHCO3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H2、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4:3:2:1 B.3:3:2:1 C.4:3:2:2 D.3:3:2:2
|
|
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和消耗O2的质量均不变的是( ) A.CH4O、C2H4O3 B.C3H6、C2H6O C.C2H2、C6H6 D.C3H6、C3H8O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蛋白质、纤维素、油脂、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石油裂化、煤的干馏、铝热反应都属于化学变化 D. 乙烯常用作水果催熟剂,乙酸常用作调味剂,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
|
有关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C4H8O2 B.苯的结构简式为: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 D.环丙烷的键线式为:
|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1)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5)当D中产生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D中反应发生0.3mol电子转移时,发生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______L。
|
|
以下为三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1)A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该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中,与高锰酸钾溶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当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质量增加2.8g时,生成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 (2)工业上,B来源于煤干馏后的液态产物煤焦油.B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C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二氯代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pZ(g)+qQ(g),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已知:2min内v(Q)=0.075mol•L﹣1•min﹣1,v(Z):v(Y)=1:2。 (1)2min内Z的反应速率v(Z)=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n(Y)=______,n(Q)=______。 (3)方程式中m=______,n=______,p=______,q=______。 (4)对于该反应,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增大容器体积 B.移走部分Q C.通入大量X D.升高温度 (5)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___________ A.反应停止了 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0 C.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 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