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钠、铝、铁各1mol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且同浓度的盐酸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在相同条件下( ) A.钠可能最多 B.铝铁不可能一样多 C.铝一定最多 D.无法判断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 B.铝分别与足量的 HCl溶液、足量的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前者多 C.氯化汞(HgCl2)的稀溶液可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因为它会使蛋白质变性,杀菌消毒 D.NaOH溶液可以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
|
下列各项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酸性:碳酸>次氯酸 B. 熔点:Al2O3>Al C.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硬度:纯铝>铝合金
|
|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 ) A.H2SiO3 B.Fe(OH)3 C.FeCl2 D.Fe3O4
|
|
咖啡酸苯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 (2)高分子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5)1molA最多可消耗__________molNaOH; (6)一定条件下1molA最多与__________mol氢气加成 (7)A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其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④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图甲的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加热回流一段时间,然后换成图乙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冷凝水从__________ (a或b)进,图乙中B装置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 (3)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I是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 A、浓HCl B.浓H2SO4 C、浓HNO3 分离方法III是__________。 (4)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得到乙酸乙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蒸馏产物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试解答下列问题: 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
|
|
现有14.4g CO和C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②标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③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
|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容量瓶不能用于__________(填序号).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0.1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0.1mol•L-1。
|
|||||
下列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H3CH2CH2CH2CH2CH3②(CH3)2CHCH(CH3)2③(CH3)3CCH2CH3 ④(CH3)3CC(CH3)3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
|
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