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B. 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 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盐
|
|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①微粒半径:S2->Cl>S>F ②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 ③离子还原性:S2->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 ⑤酸性:H2SO4>HClO4 ⑥非金属性:F>Cl>S A. ②④⑥ B. ①③④ C. 只有① D. 只有⑥
|
|
|
“神舟七号”所用动力燃料之一为氢化锂“三兄弟”——LiH、LiD、LiT。有关LiH、LiD、LiT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之比为1∶2∶3 B. 中子数之比为1∶1∶1 C. 摩尔质量之比为8∶9∶10 D. 化学性质不相同
|
|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能溶解Al2O3 的溶液中: Na+、Ca2+、HCO3-、NO3- B. 强酸性溶液中:Na+、NH4+、ClO-、I- C. 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Mg2+、Al3+、Br-、SO42- D. 强碱性溶液中:K+、Na+、CH3COO-、CO32-
|
|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加热:NH4++OH- C.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D.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3OH-=Al(OH)3↓
|
|
|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mol Cl2参加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 B. 7.8g Na2O2 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4NA C. 15.6 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由0.5mol NO和0.5mol O2组成的混合气体,分子数约为NA
|
|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B.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C. 用漂粉精和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 混合后的浓溶液清洗马桶效果更佳 D. 中草药煎制过程体现了化学实验中的溶解、浓缩、过滤等提纯操作
|
|
|
取10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混合溶液,当加入100mL 3.00 mol·L﹣1的 Ba(OH)2溶液时,溶液显中性。请计算: (1)原混合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mol。 (2)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1 (3)当加入的 Ba(OH)2 体积为 75.0 mL 时,产生的沉淀质量为______ g。
|
|
|
(1)已知:肼(N2H4)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火箭燃料。 0.25 mol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 133.5 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将上述等量N2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则放出的热量_____ 133.5 kJ(填“<”、 “>” 或“=”)。 (2)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如图)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
①电池中通入N2H4 的一极是______极(填“正”或“负”); ②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
|
|
|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反应条件不同,反应速率不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稀硫酸与锌制氢的实验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可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是_____(填序号) A.Na2SO4 溶液 B.MgSO4 溶液 C.SO3 D.CuSO4 溶液 (2)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 mL, V6=______ mL。 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 。 (3)该同学为探究其它因素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又做了以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实验可推知,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产物的总能量(填“<”、 “>” 或“=”)。 ②实验2和5表明,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③实验4和5表明,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 ④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