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15分)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 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1.原文横线上应填入的一句是。(1分)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与俱入山崖 ( ) (2)使为书招张世杰( )(3)其末二句云( ) 3.文中划线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如果能改变情感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B.(你)如果能够改变心意用奉宋的心态事奉我们皇上 C.(你)只能改变情感用对待宋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皇上 D.(你)只能改变心意不事奉宋朝皇帝而事奉我们皇上 4.“不拜”表明文天祥的 精神。文中最能体现其忠贞品德的句子是 (4分) 5.文天祥固然是英雄,张弘范也颇有君子之风。因为张弘范是一个的人,理由是 (4分)
|
|
阅读下文。(8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2分) 2.翻译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1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B.第2段写了小石潭的鱼。没一句写水,却句句有水。 C.第3段写小食堂的源头活水——小溪。 D.第4段写了小石潭周围寂静和清幽的环境。
|
|
阅读下面的词(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沙场秋点兵”,“沙场”即( )(2分) 2.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诗为了个人博取功名。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
|
默写(18分) 1.会当凌绝顶, 。《望岳》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4.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
写 作 (60分) 题目:缺失的一角 要求:①这份试卷中出现过的素材请不要使用。②字数600字左右。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如与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26分) 演唱生涯(有改动) 毕飞宇① ①是哪根筋搭错了呢?1990年,我26岁那一年,突然迷上唱歌了。 ②那年我所供职的南京特殊师范学校搞了一次文艺会演。会演行将结束的时候,我的同事,女高音王学敏老师演唱了《美丽的西班牙女郎》。礼堂因为她的嗓音无缘无故地恢宏了,她无孔不入,到处都是她。我意外地发现人的嗓音居然可以拥有不可思议的马力。 ③我蠢蠢欲动了。终于有那么一天,我推开了王学敏老师的琴房。我直接说出了我的心思,我想做她的学生。王学敏老师很吃惊。我至今还记得她的表情,那可是1990年,唱歌毫无“用处”,离“电视选秀”还有漫长的十五年呢。她问我“为什么”,她问我“有没有基础”。 ④我没有“为什么”。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我只能说,在二十岁之前,许多人都会经历四个梦:绘画的梦,你想画;歌唱的梦,你想唱;文学的梦,你想写;哲学的梦,你要想。这些梦会出现在不同的年龄段里,每一个段落都很折磨人。我在童年时代特别梦想画画,因为实在没有条件,这个梦只能自生自灭;到了少年时代,我又渴望起音乐来了,可一个乡下孩子能向谁学呢?又到哪里学呢?然而,如果你的学习欲望过于亢奋,你会觉得你是盛夏里的狗舌头,活蹦乱跳,无滋无味,空空荡荡。 ⑤王老师最终还是收下了我,大约是碍于“同事的情面”。 ⑥对初学者来说,声乐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打开”,它必须借助于腹式呼吸。王老师告诉我,婴儿在嚎哭的时候用的都是腹式呼吸,狗在狂吠的时候也是这样。因为“说话”,人类的发音机制慢慢地改变了,胸腔呼吸畅通了,腹式呼吸却闭合了。所谓“打开”,就是回到人之初。一旦“打开”,不仅音色变得圆润,音量还可以变得嘹亮,只要趴在地上,完全有能力与狗对抗。我们身体的内部隐藏了多少好玩意,全让我们自己弄丢了。 ⑦如果有人问我,你所做过的最为枯zào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无疑是练声。“练声”,听上去多么的优雅,可说白了,其实就是两件事:咪,还有嘛。你总共只有两个楼梯,沿着“咪”爬上去、爬下来,再沿着“嘛”爬上去、爬上来。咪——,嘛——;咪、咪、咪,嘛、嘛、嘛;咪……嘛……。我这是干什么呢?回想起来,我只能说,单纯的爱就是这样,投入,忘我,没有半点功利。 ⑧王学敏老师煞费苦心了。她告诉我,“气”不能与喉管摩擦,必须自然而然地从喉管里“流淌”出来。她打开了热水瓶的塞子,让我天天盯着瓶口的热气看。为了演示“把横膈膜拉上去”,她找来了一只碗,放在水里,再倒过来,让我拿着碗往上“拔”,往上“拔”的力量越大,往下“拽”的力量就一样大。就单纯的理解而言,这些都好懂——这就构成了艺术内部最大的一个隐秘:在“知识”和“实践”之间,有一个神秘的距离。有时候,它天衣无缝;有时候呢, 。 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个人来到了足球场。它幽静,漆黑、空旷,在等着我。就在这样一个漆黑而又空旷的舞台上,每个星期我都要开三、四个演唱会。可那唱是断断续续的,每一个句子都要分成好几个段落,还重复,一重复就是几遍、十几遍。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离足球场不远,我想我的歌声是可以传递过去的,因为他们的声音也可以传递过来。传递过来的声音是这样的:“他妈的,别唱了!” ⑩不远处的宿舍一定被我折磨惨了——谁也受不了一个疯子在深夜的骚扰。他们只是不知道,那个疯子就是我。 ⑾事实上,我错了。他们知道。每个人都知道。一个年纪偏大的女生告诉我,大白天走路的时候你也会突然撂出一嗓子,谁不知道?就你自己不知道。很吓人的毕老师。我们都叫你“百灵鸟”呢。 ⑿一年半之后,我离开了南京特殊师范学校,去了《南京日报》。我的演唱生涯到此结束。王老师知道,她不可能把我培养成毕学敏,但是,她说:“可惜,都上路了。” ⒀前些日子,一个学生给我打来电话,我正在看一档选秀节目,学生问:“如果你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你会不会去参加?”我说我会。学生很吃惊,想不到他的“毕老师”也会这样“无聊”。这怎么就无聊的呢?不经历“难以自拔”的人永远也不能理解,有些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发出声音的。我喜爱那些参加选秀的年轻人,我从不怀疑一部分人的功利心,可我更没有怀疑过爱。年轻的生命自有她动人的情态,沉溺,旁若无人,一点也不绝望,却更像在绝望里孤独地挣扎。 ⒁二十多年过去了,拳离了手,曲离了口,我不再是一条狗了,我又“成人”了。我的生命就此失去了一个异己的、亲切的局面——那是我生命之树上曾经有过的枝丫,挺茂密的。王老师,是我亲手把它锯了,那里至今都还有一个碗大的疤。 【注释】①毕飞宇,当代作家。作品有《青衣》、《玉米》、《推拿》等。 1.看汉字写拼音 亢 奋 看拼音写汉字 枯zào 2.请阅读①—④段,写出促使“我”开始这段演唱生涯的原因。 3.根据文意,请在第⑻段画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比喻句 。 4.“我”对唱歌的沉醉体现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请概括其中任意的三件事。 5.联系全文,从第⒁段画线句中不能推断出的一项是(4分) A.“我”觉得王老师会明白这种感受。 B.“我“内心对王老师怀着一份歉意。 C.“我”知道隐隐的疼痛会长期存在。 D.“我”认为放弃唱歌是完全错误的。 6.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狗”,比如第⒁段中写到“我不再是一条狗了,我又‘成人’了”,请 联系全文中相关的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请写出两点)(80字左右)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22分) 中国大米(有改动) 石毅 ①一般来说,市面上所售的国产大米大体分为粳米和籼米,由于粳米多产自北方,而籼米所出南方,所以人们一般简单地以南方米和北方米概括之。 ②聂凤乔所著的《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提供了最基本的判别原则:粳米粒型短而宽厚,一般呈椭圆形,腹白(大米腹部不透明的白斑)、心白(白斑在米粒的中心部分则被称为心白)较小,色泽蜡白有光泽,透明或半透明;而籼米呈长椭圆形,腹白较大,色泽灰白无光,呈半透明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粳米口味好于籼米。我国最好的大米产区一般都在东北三省,蒸煮出来食味最佳,但籼米由于黏性较差,颗颗分明,南方的一些炒饭多用籼米来做。 ③若是按照生长期长短,大米又可分为早稻、中稻、晚稻3类。早稻生长期80-120天,多在7月份收获,米粒腹白较多,米质蓬松;中稻生长期120-150天,多在初秋收获;晚稻生长期150-170天,多在11月份收获,米粒坚实,腹白少。通常说来,生长期越长,大米的食味越好。 ④中国在栽培水稻方面历史悠久,各地都有许多名优品种。天津出产的“小站米”洁白半透明,做饭柔软可口;江西南城的“麻姑米”,米色如银,形似珍珠,煮粥香甜黏稠;江苏的“薄稻”,米粒扁圆,质坚硬而淀粉含量高;江西万年的“贡米”,体大粒长似梭,做饭松软香浓;四川宣汉的“桃花米”,色白泛青,做饭晶莹光亮,香糯滑润;贵州榕江的“香禾”,煮饭熬粥溢香诱人,有“一地开花香满村,一家做饭香四邻”的说法。各地的大米品种不一而足,但必须承认,大米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小, 是训练有素的美食家, 很难将它们区别开来。 ⑤除了产地、品种,市面上常见的大米根据加工程度还包括糙米、非抛光米、抛光米,后两者都属于精米,抛光米的加工程度又比非抛光米更高。 ⑥《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载,稻米中大量的脂肪、维生素及部分矿物质主要分布于胚部和糊粉层内,粗纤维和矿物质主要分布于皮层,这些部分在研磨加工时多数或全部要碾去,所以除碳水化合物外,其他营养素几乎都随米加工精度的增高而相应减少,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可以说,加工精度越高的米,营养价值越低。可是在市场上,人们能买到的多是精米,尤其是精米中的抛光米。这又是为什么呢? ⑦抛光的米外形好,吃着口感也好,消费者就认这个。非抛光米的颜色不透,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以为这是米不好。至于糙米,口味差,市场需求非常小。 ⑧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许多企业不得不将大米抛光加工成极为精细的米,但这么做不仅是营养成分损失了,抛光中损失掉的部分也是对粮食的浪费。 1.文章第②段依次从形状、 、 、透明程度、 及 这六方面将粳米和籼米进 行了比较,其中前四点的作用是 。(6分) 2.请在第④段横线处填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阅读⑤—⑦段⑴根据下图,请写出A、B、C对应的 三种大米的名称。(3分) ⑵如果这三种大米都能在市场上买到,有没有一种食用方法能让人们既满足口感,又能摄入较高的营养?请概述你想到的方法并说说理由。(4分)
方法: 理由: 4.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粳米是北方的米,籼米是南方的米。 B.晚稻的食味通常要胜过早稻、中稻。 C.划分精米和糙米的标准是外形差异。 D.消费者的选择令企业蒙受很大损失。 5.这是一张市场上某品牌大米的营养成分表,请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分析一下精细加工对这款大米营养成分可能造成的影响。(4分)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12分) 东坡尝谓钱穆父曰:“寻常往来,心知称家有无①;草草相聚,不必过为具②。”穆父一日折简③,召坡食皛饭。及至,乃设饭一杯,萝卜一楪,白汤一盏而已。盖以三白为皛也。后数日, 坡复召穆父食毳饭,穆父意坡必有毛物相报。比至,日晏④并不设食,穆父馁甚,坡曰:“萝卜汤饭俱毛⑤也。”穆父叹曰:“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 (节选自《高斋漫录》) 【注释】①称家有无,根据家中财力行事。 ②具,引申为筵席、酒食。 ③折简,写信。 ④晏, 晚、迟。 ⑤毛,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比至( ) ⑵ 子瞻可谓善戏谑者也( ) 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间很晚了还没有吃过东西,钱穆父非常饥饿。 B.时间很晚了还没有吃过东西,钱穆父非常生气。 C.时间很晚了还没有摆出食物,钱穆父非常饥饿。 D.时间很晚了还没有摆出食物,钱穆父非常生气 3.钱穆父信中的“皛饭”具体是指 (用原文回答);东坡对“毳饭”的解释则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4.从穆父召食皛饭和东坡召食毳饭两件事中可见这两人都是 的人。(2分)
|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8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姚鼐, 代文学家。泰山,即 (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 B.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中所称的天门。 C.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湿滑,非常艰险。 D.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上了泰山之巅。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辛弃疾被称作“词坛飞将军”,这一称谓既巧妙地概括了辛词 的风格,又点出词人生命中曾有过的 的经历。(2分) 2.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 B.“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 C.“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D.“可怜”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