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8分)

星期天,小悦到齐齐哈尔市扎龙保护区去玩,途中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扎龙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悦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悦听了,不解的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想想小悦听了老大爷的话会怎样呢?试着描述出来。(3分) 

2.如果你是小悦,你准备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2分)

满分5 manfen5.com

 

3.以“小悦”事件为契机,班级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左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3分)

 

名著知识填空:(4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首诗的作者是         ,主题是                    。“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故事情节选自       写的《              》。

 

把你本学期积累的古诗词,按要求准确的写出来。(10分)

(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                                 

(3)《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4)写出描写秋天景色的一个完整的诗(词、曲)句:                                          

 

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语句通顺。(2分)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咖啡,微笑是                  ,微笑是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给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bì(    )波,如(    )竹,(    )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chénɡ(    )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进入初中,你的字一定更漂亮了吧?那就让大家欣赏欣赏吧。请把下面诗句中划横线部分抄写在相应的格里。要求书写准确、规范、端正、整洁。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天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2分)

 

 

 

 

 

 

 

 

 

 

 

 

 

 

 

 

 

 

 

 

 

 

 

 

 

 

 

 

 

 

 

 

 

 

 

 

 

 

 

 

 

 

 

 

 

 

 

 

 

 

 

 

 

 

 

 

 

 

 

 

 

 

 

作文。(50分)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一)刚刚进入初中的你,面对全新的环境、老师、同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你一定有许多与小学不同的真切而新鲜的感受,请以“初中生活印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二)那天,我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后面小题。(14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塞翁失马》选自             ,其主要编写者是西汉人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马无而入胡              亡:(         )

2人皆                    吊:(         )

3丁壮者弦而战              引:(         )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         )

3.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2分)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分)

4.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2分)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5.你从“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3分)

妈妈的礼物

孙君飞

一个妈妈提前被病魔带走了,她临走的时候,两只眼睛还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她没有什么能够留给女儿,她连一本书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回忆录。她只留给女儿一个心形的红色小盒子,小到可以轻轻松松地握在手掌心里。宝宝,妈妈永远的好宝宝!这是妈妈送给你的最特别的一件礼物,它可以送给你很多次、很多次,不是只有这一次。它当然值钱,但不仅仅是值钱。你一定要保护好它,就像保护你自己。亲爱的好宝宝,妈妈永远爱你!说完这番话,她永远闭上了眼睛,但小女孩觉得妈妈的眼睛还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

不知道为什么,小女孩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开过小盒子,越到后来越不想打开它。这是妈妈留给我的最特别的礼物!她感到这已经足够了,有这样一件小东西陪伴着自己,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打开盒子看里面是什么。妈妈叮嘱小女孩要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它,她相信自己办得到。

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钎子,去叮叮当当地凿一块大石头,想凿出一个安放小盒子的空洞。不过,她的力气不够大,凿得大石头火星四溅,进展却很缓慢。小女孩在妈妈走后,第一次委屈地哭了,哭得那么伤心。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的眼泪滴到小盒子上,清风一吹,变成了蜡。蜡一层层地将妈妈的礼物包裹起来,最后变成一枚夜明珠似的东西。

这一下,小女孩破涕为笑了。可是,另一件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她家的一只大母鹅突然跑过来,一口将这枚夜明珠吞进肚子里。小女孩惊呆了,却不能狠狠地揍大母鹅一顿,逼迫它交出她的宝贝礼物。因为这是她家唯一的一只鹅,家里的盐、米和油,包括她用的书籍、纸张都是大母鹅下的蛋换来的。既然什么也不能做,小女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母鹅,更加伤心地哭起来。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啊?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正在哭着,又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只大母鹅就在小女孩附近的干草堆上产下了一枚鹅蛋,稍微有些奇怪的鹅蛋,一是它接近圆形,二是它泛着红光。大母鹅下蛋以后,嘎嘎地叫了两声,又过来用大扁嘴巴衔小女孩的裤脚。当小女孩捧起这枚鹅蛋,觉得它有些沉重。对着阳光仔细一看,里面竟躺着那枚夜明珠似的盒子!妈妈的礼物失而复得,她第二次破涕为笑,兴奋地抱起大母鹅,亲了又亲。礼物外边的蛋壳跟石头一样结实,但却是透光的,不仔细看,别人还认为是个蛋形玩具。这样的玩具也太多太普通了,谁会想着要打开它呢?就这样,妈妈送给小女孩的特别礼物,一直安然无恙地呆在她的身旁。

孤单的时候,生病的时候,饥饿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她都会想起这件小礼物,都会握着这枚泛着红光的大鹅蛋看了又看,吻了又吻。每次见到它,她都觉得是妈妈送的新礼物,她喜欢得不得了的新礼物——它果然可以送了一次又一次,虽然在外人看来,它仅仅只有一个,只能送上一次。

有一年,小女孩穷得吃不饱饭,想卖掉妈妈的礼物,它也许是一块金子,或是一颗钻石呢?幸好小女孩没有打开它!当想到自己可能还拥有一块金子甚至一颗钻石时,小女孩就有了勇气和力。第二年,小女孩真的拥有了一块金子;第三年,小女孩就拥有了一颗钻石。后来,小女孩长成大女孩,大女孩又长成一个妈妈。别人都说她长得很像很像她的妈妈,她的女儿也很像很像她。

小女孩曾经问过大母鹅,你知道妈妈的礼物是什么吗?它不说话,就那么凝视着她。突然,从它的嘴里掉下来一枚玻璃球。小女孩非常高兴,她认为这是最好的答案。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

1.文章以“妈妈的礼物”为题目有何作用?(3分)

2.本文是一篇童话,围绕妈妈的礼物,发生了哪三件曲折离奇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3.请结合第⑤⑥段内容,说说妈妈的礼物具有怎样的神奇魔力?(3分)

4.小女孩为什么认为妈妈的礼物是玻璃球是最好的答案?文章直到结尾也没有明确交代礼物的真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15分)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④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⑤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要不要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仰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1.第②段画横线一句中的“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2分)

2.请结合文章第③段内容指出居里夫人发现镭的原因。(3分)

3.第⑤段中,“梦想家”是什么样的人?从那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3分)

4.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5.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学完本文后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4分)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20326/24158) 首页 上一页 20321 20322 20323 20324 20325 20326 20327 20328 20329 20330 2033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