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题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益昌民多即山树茶,利私自入。会盐铁官奏重榷管,诏下所在不得为百姓匿。易于视诏曰“益昌不征茶,百姓尚不可活,矧厚其赋以毒民乎!”命吏刬去。吏争曰“天子诏‘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今刬去,罪益重。吏止死,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易于曰“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即自纵火焚之。观察使闻其状,以易于挺身为民,卒不加劾。(节选《全唐文》)

【注释】①榷(què)管:专卖制度的管理。榷:专卖。②矧(shěn):况且。③刬(chǎn):铲掉。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    B. 刺史与宾客跳/出舟    C. 所在/不得为百姓匿    D. 明府/公宁免窜海裔耶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引(          )     (2)隙(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2)吾宁爱一身以毒一邑民乎?亦不使罪蔓尔曹。

4.选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摘引原文词语回答。

5.结合文意,说说何易于是一个怎样的人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金陵驿二首(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被俘北行途中经过金陵时所作。②草合:草已长满。③离宫:帝王正式宫殿以外的宫室。④元:通“原”

1.对各联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作者途经金陵时看到的景色:夕阳之下,丛生的野草已经遮掩了离宫,天边的孤云,飘来飘去,不知要飘到哪里。“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

B. 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

C. 颈联 “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现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们也是巢毁窝坏,到哪里去安身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哭,整个金陵也在哭,亦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更加饱满。

D. 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

B. “旧家燕子”是化用唐朝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原来王谢豪门世家风光不再,燕子尚可“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决心以死报国的坚定信念。

C. 诗人看到战乱后金陵城荒芜衰败的景象:荒草四合、夕阳西下、孤云漂泊、行宫破败、芦花满地、归燕失巢。

D. 本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外柔内刚,深挚悲壮。特别是“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这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

 

依照文意,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黄的南瓜花,状若喇叭,或直立,或斜卧,颤巍巍地沐浴在初夏的南风里。粉色的蝴蝶在花朵间翩跹起舞,                                

A. 花蕊处金黄的蜜蜂在嘤嘤嗡嗡    B. 金黄的蜜蜂在花蕊处嘤嘤嗡嗡

C. 金黄的花蕊处蜜蜂在嘤嘤嗡嗡    D. 蜜蜂在金黄的花蕊处嘤嘤嗡嗡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说,淮安茶馓在清代后期发展较快。②客人来时,一杯盖碗茶,一碟馓子端上,就是最好的待客礼节。③淮安茶馓是淮安人岳文广在咸丰五年,将家传的茶馓改制而成,用来招待宾客或馈赠亲友。④淮安茶馓可以说是流传已久。⑤大家坐在一起,一边“磕”馓子,一边拉家常,和睦友好的气氛洋溢其间,其乐无穷,故有“茶馓”之称。

A. ④③①⑤②    B. ④①③②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①④③②⑤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强走进教室,发现李雷正在和他的同学谈论昨天发生的那件事。

B. 通过后天训练,使《最强大脑》的几位选手的记忆技能发生了改变。

C.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尽相同,我们只有不断地判断着,思考着,找寻着。

D. 岁月就这样给人们刻下年轮,它让人一代接一代地做着长生不老的梦。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楼群像冷杉林一样鳞次栉比地耸立着,笼罩在若浓若淡的烟雾中。

B. 他义正言辞地驳斥,使得这两个家伙如芒刺在背,六神不安。

C. 此人吃喝赌博,偷盗诈骗,无所不至

D.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不但要有必胜的信心,而且更要有敢于挑战、舍我其谁、目空一切的气势。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盘)      九连环()    锲而不舍

B. 育(bŭ)    风景(shà)   黄发垂tiáo)   险象迭生

C. 家(qìng)  金(yòng)    自怨自)   无暇顾及

D. 气(òu)    责()      牵附会(qiáng) 左右逢源

 

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快乐、激动;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懊悔;有些事使你感到反感、惊讶……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事件来写。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夫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________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_______

徭薄赋___________        ④自数年之后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尝古仁人之心   不甚解    B. 然则何时而耶   怏怏不

C. 或请重法以禁    鸿鹄    D. 不暇廉耻耳     温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用重法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 甲文结尾作者发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结合全文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①悬崖之间,峭壁之上,一棵老树,顽强地、挺拔地耸立在那里。这,就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②老树,筋骨虬突,痂痕累累。瘦削的枝干倔强地伸展着,疏朗的叶子坚忍地倒挂着。那一抹微小的绿色,坚强地呐喊着生命的炽望,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为之动容。

③然而,我看到的远不止这些。

④这棵老树,也曾年轻过,也曾潇洒过,满树的嫩绿曾引来鸟儿的呼朋唤友,累累的硕果曾引来猿猴的嬉闹玩耍。而今,老树,青春不再;树边,一片死寂。

⑤可是,这棵老树仍然没有消沉。

⑥它让鸟儿衔走了自己的最后一粒种子,让风儿吹走了自己的最后一粒种子。它的种子,远远近近,播撒在原野,播撒在山坡,播撒在峰巅。它所诞生的生命,在延续,在扩展。

⑦风儿柔柔地吹过,老树叹了一口气。               ?不是的,不是的。这时候,老树心里,还是紧紧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那些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他们,她们,柔嫩的孩子们呀,经受得起狂风暴雨烈日的侵凌吗?

⑧老树想拼命挺直自己的身子,为的是好看见自己的孩子们。可是,老树毕竟太老了,那些远处的孩子们,它已经看不到了。它只是在心里,为自己的孩子们祝愿:你们可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呀!

⑨这棵老树,就这样,在寂静的峭壁上,寂寞地挺立着,它——他,阐释着生命的顽强,阐释着生命的无私,阐释着生命的崇高。

⑩这棵老树,构成了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不,他构成的是整个生命界的最美丽的风景!

1.这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诗。你认为文中那棵老树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最后一句说“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为之动容”,那么你认为人们为什么动容?请从本段找出描写老树让人们动容的词语(至少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而今”的前后形成了鲜明对比,请你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第⑦段的横线空格处填写一句能够承上启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前八段写老树用的是“它”,但第十段用的是“他”。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241572条记录 当前(13117/24158) 首页 上一页 13112 13113 13114 13115 13116 13117 13118 13119 13120 13121 1312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