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

2.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4.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在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写了他看邓稼先的信后感情有极大的震荡,接着作者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是真的想不清楚吗?他为什么这样写?

 

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

B. 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

C. 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

D. 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选词填定

1.2.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_____者。

A. 开始    B. 开辟    C. 开创    D. 开展

3.4.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________,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 震荡    B. 激荡    C. 回荡    D. 动荡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鞠躬尽瘁:

②死而后已:

③家喻户晓:

④妇孺皆知: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为人知______   任人______   大______

至死不______   然不同______   ______

 

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奇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

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它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也会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山”虽然无形,但在成长的路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会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光无限。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自定,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且不准抄袭,否则被扣分;(3)考虑到内容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加横线词:

(1)暮冥冥_________    (2)沙鸥翔________

(3)春和_______      (4)百废________

2.翻译句子:

(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字各指什么内容?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对人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种在乡间的年

刘北川

①城里的年,愈来愈沦陷为一个简单的节日,就像城里的月光,虽然还是那个月光,却和村庄的月光,有着明显的不同,乡里的月,湿润丰满,怀着少女的娇羞与轻愁……安安静静排开的一个一个的小村庄,更适合月光的书写与舞蹈。年,是一株植物,只有扎根在乡间的沃土,才会枝繁叶茂,城里的泥土,披着水泥与钢筋,容不下它瘦弱的躯干。故乡深处的年,透露出植物的温馨,乡间的年,土酒一般醇厚绵长。

②一进腊月,算是迈进了年的门槛,隐隐约约的炮仗声,敲开了“年”这首民乐的前奏。于是众多的人行走在路上,他们朝向村庄,回家过年,成了冷寂的冬天最温暖的主题。村庄和村庄之间,满是行走的人,赶集下店,张罗着过年的东西。乡下的年,最为忙碌,扫房子,祭灶,磨豆腐,蒸年糕,包饺子,有能力的,还要杀猪宰羊。这一个晴和的天,除了衣橱衣柜这样的大物件,炕头的被子,铺炕的毛毡,梳妆匣,油瓶子,盐罐子,瓶瓶罐罐,都放到院落里。院子里像是开了家铺子,那些没事可做的鸡呀,狗呀,也过来凑热闹,乱哄哄一片。我父亲戴着斗笠,披着一间破被单,手持一头绑了笤帚的竹竿子,像一位侠客,趟进屋内游走江湖。扫完房,瓶瓶罐罐清洗一遍,土炕上铺好新鲜麦草,一样一样搬回去。家里流满了土灰的腥味,整体上看却焕然一新,明亮整洁,所有的家当都站好了位置,等待着年的到来,角角落落展现着一副除旧迎新的气象。

③做好的豆腐清白如玉,切成方方正正几十块,一部分拿到屋外冻冻豆腐,一部分放到缸里用粗盐腌了,剩下的热热地现吃,再随手送街坊邻居几块尝鲜。蒸年糕,先把黄米碾成面,将碾好的湿面用开水泼,然后铺撒到屉上,铺撒一层面,放一层泡好的红枣,花豇豆,最后上锅蒸。年糕蒸好,冷却下来,切成一块一块顶着红枣金灿灿的年糕。蒸馍,蒸花馍,白白的馍上用筷子头戳上红点子,细心的家人,把馍蒸成鱼形,刺猬形。葵花籽,花生,也是自家用细沙,在大柴锅里慢慢地翻炒。年,少不了一道一道的工序,这些繁文缛节把年推向了高潮。锅屋里总是热气腾腾,土炕总是烫烫的。我就跟娘说,炕太热,夜里睡觉快烙成糊饼子了。娘笑,不言声。

④年的议程,铭刻在童谣里,一辈一辈传唱下去。“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蒸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唱这童谣的孩子,长成了爷,爷再把这童谣教唱给孙子。年,就这样规矩下来,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年。我问祖母:“为啥子过年呀?”祖母说,为啥?!土里不长粮食,你吃啥?风不调雨不顺,你喝啥?没有老祖宗,哪里有你一根毛?”在我祖母眼里,这年是过给别人看的。过年的时候,乡间里站满了神,灶王爷灶王奶奶统领一方,观音、门神、后山娘娘各司其职。年三十去祖坟里照听,请阴间的祖母回家过年。老人总得嘱咐好孩子们,这时候千万不能说脏话,包饺子要说“包好了”,不能说“包没了”。大年初一的饺子,不但留给神,猪槽子,鸡食盆,都要分几个,连老鼠也要扔几个在墙角。恍然明白了这些讲究,这其实是一种敬畏和感恩。乡间的年不单单是年,这年要感谢赠与五谷的土地,感念逝去的先祖。这是乡间的一种誓言,是朴素的祈求与憧憬。

   ⑤乡间的年现在精简了不少项目,但框架没变,人们依旧按着老规矩一样一样的来,大年初一起五更,放炮仗,吃饺子,一家一家地串着拜年,迎接来的逝去的亲人,还要在初三上坟送回去。物质生活富裕了,年糕还要自家蒸,红红的对联,喜庆的窗花,还是要贴上去,旧色的乡间泛着红晕,生动而活泼。乡间的年,其实是继五谷收获后,晚收的一成庄稼。长在乡间的年,是来自故乡的一声悠长的呼唤。

(选自2010年2月《北京日报》)

1.选文题为“种在乡间的年”,开头为何要写“城里的年”?

2.第③段中,“这些繁文缛节”指代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认真阅读第④段,说说在祖母眼里和“我”眼里“为啥子过年”的原因各是什么?

4.请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1)我就跟娘说,炕太热,夜里睡觉快烙成糊饼子了。

(2)旧色的乡间泛着红晕,生动而活泼。

5.作者喜欢的仅仅是乡间的年吗?这其中还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有什么比亲情更美好

冉亮

     最近阅读了有关布什家族的几本书,颇有收获与心得,然而令我怦然心动的不是政治而是亲情,尤其是老布什夫妇对于亡女那始终不渝的真爱格外动人心弦。

布什总统卸任后不愿随俗写自传出书,但那本写作近六十年的书信集却显露出一个平实却又不平凡的人生故事。而他的文采以及细腻的感情更是跃然于字里行间,例如他在1958年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中,就把一个年轻父亲对早逝女儿的伤怀写得丝丝入扣。

“我总是把萝宾当做我们这个家庭中活生生的一分子,芭芭拉和我也不知道这感觉会持续多久,但我们希望到了八十岁都还保有这种和她在一起的亲情感。那该多奇妙啊!在那个年纪却仍拥有一个美丽的三岁女儿……她不会长大的。”

“我们这个家缺少了一个什么?在四个男孩活蹦乱跳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个金发女孩来平衡一下那四个平头;在那些玩具碉堡和无数的棒棒球卡片中,我们需要有个娃娃屋;在我发脾气时,我们需要一个女孩的哭声而不是男孩的申辩;在圣诞节时,我们更需要一个小天使……我们需要一个女孩。”

“而我们曾经有一个——她那么乖巧,她的拥抱又那么温柔。”

“就像她兄弟一样,她也会爬上床来跟我们一起睡,但她感觉起来就是比较对味。她不会像几个男孩那样在我睡着时贴近我的脸故意调皮捣蛋地吵醒我,不,她只是静悄悄地站在我们床边直到我们感觉到她在那儿,然后她乖巧又舒服地把头贴在我的胸前慢慢睡去。”

“啊!她始终和我们在一起,我们需要她但我们已拥有她;我们虽无法触摸她但我们感觉得到她……”三十年后,他依然怀念着她。1989年12月16日,布什在日记上写着:“艾丽(外孙女)在清晨四点走进我们房间,我掀开毯子把她拉进来滚到我们中间。我说‘别出声,睡吧!’但我们并没有睡去,她也默不作声。她的小小身子扭动着,又来拥抱我,令我想起萝宾,多么相似啊!她那小不点站在那儿,年纪也差不多,同样的可爱,她走向我的床边,站在那儿只是静静地看着我……”

做母亲的芭芭拉在萝宾因血癌过世时才二十八岁,这个打击使她在数月间满头青丝变成白发。多年后她在一封信中这么说道:“我们这一生所遭遇的最大考验就是失去我们那宝贝的三岁女儿……萝宾在病中一直是那么乖巧,不曾质问也没有怨言……”

“她走得非常平静。前一分钟她还活着,下一分钟她就走了,我真的感觉到灵魂离开她那小小的躯体,我从没有如此强烈地感觉到上帝的存在!”

“至今她仍活在我们心中和回忆里,我已不再因她而哭泣,因为她始终是我们生命中快乐而鲜活的一部分。”

芭芭拉也常引用一首诗来表达她对爱女的情义:

我并非因为所爱的人

已逝去而高兴,

而是因为她曾与我们

共同欢笑与生活过,

我曾经熟识她深爱她,

也曾对她全心奉献。

     如今,因她的离去而流泪吗?

     不,我愿微笑,

     只因我曾和她共同走过

     一小段人生旅途。

这人世间还有什么比亲情更美更好啊!

1.本文中的亲情具体指的是什么感情?

2.本文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那美好的亲情的呢?

3.你能从文中了解到布什亡女的哪些信息?

4.请品味一下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妙处。

5.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说说。

 

学校将开展“我们一起来读书,共同用好第四餐”主题读书节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你为本次读书节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用对偶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读书节开幕式上的倡议书初稿的一段话,请你帮助修改,并提出建议。

A.有这样一句读书的名言:“                     ”。B.暑假已经过后,我校即将开展“读书月”活动。C.目的是想让同学们都受到文字的熏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D.我们倡导读书,因为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阶梯。我们倡导读书,因为书籍承载着传统文化,又传播着新知。E.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飞翔吧!让读书伴随我们一生,启迪我们一生,激励我们一生!

①请你帮助她选择一则读书名言填在A句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句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加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可将“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

(3)学校要求每个同学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你的父母不同意你买,他们认为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读书会影响学习成绩。你将怎样说服父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下面分别是《西游记》动画片和电视剧的主题歌词,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

你挑着担 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 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 成大道

斗罢艰险 又出发 又出发

啦啦…… ……

几番番春秋 冬夏

一场场酸甜 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二)

猴哥猴哥

你真了不得

五行大山压不住你

蹦出个孙行者

猴哥猴哥

你真太难得

紧箍咒再念

没改变老孙的本色

 

(1)《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歌词(一)中“你”和“我”应该分别是小说中的______

(3)请概括出歌词(二)中划横线句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合上书页,静静躺在床上,我不禁思叙万千。是啊,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而宝贵,我无法增加它的长度,但我可以努力增加它的宽度。在人生的旅程中我要做勇敢的攀登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山峰;我要做无畏的航行者,用船桨征服每一处险滩;我要做_______。

(1)文中加点的字“禁”“暂”的读音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________,应改为 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写一恰当的句子,使它与前面两句话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③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卢纶《塞下曲》)

④ 且壮士不死即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⑥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2)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诗句。

①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有不少与“酒”有关的诗词,请写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句:_____

②初三生活已经开始,请你从古代诗歌中选两句抒发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送给同学们: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学习本文之后,遵义育才中学教务处准备在3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分班级开展“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长征火箭“三代同堂”齐登场,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学校要编辑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下面是感动中国栏目组为“科学泰斗——钱伟长”写的颁奖词,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仿照这种写法,为邓稼先写几句颁奖词。

【示例】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仿写:

【获奖名片】

【颁奖词】

3.请你以教务处的名义写一则通知,写明本次活动时间及内容,并请各班语文老师组织好活动。

 

(原创) 拓展阅读

追忆“天眼”之父南仁东

9月25日是中国“天眼”竣工一周年的日子。已为“天眼”操劳二十多年的南仁东,却没等到这一天。

“咱们也建一个吧”

“咱们也建一个吧。”国际上提出要建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则和几位同仁一起提议,可根据我国国情,建造我们自己的大望远镜。

从这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这二十几年,南老师没干别的。”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说,这些年,南仁东的努力程度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找到最满意的地点,南仁东从几百张遥感地质图像里挑选出所有接近圆形的洼地,闷头钻进贵州的大山里。他要拄着竹竿翻山越岭,到现场去勘察,这个洼地合不合适,距离嘈杂的闹市有多远。

“那几年南老师几乎踏遍了当地所有的洼地。”甘恒谦说,南仁东爬的山路连那里的农民看了都摇头。

挑剔的南仁东最终相中了最圆的那个大坑——位于贵州平塘县的大窝凼。然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为了推动工程立项,南仁东每次向相关部门汇报项目,都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会场。他担心因为一丁点儿意外而迟到。那段时间,经常需要写个三五千字的项目介绍,要得很急。南仁东就和同事一起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斟酌,常常弄到凌晨。他怕稍有疏漏,影响项目的进程。

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夜以继日的付出,让这个恢宏的望远镜工程在南仁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2007年,FAST终于正式立项。南仁东更拼命了。这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攻克太多难关,南仁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为了节省时间,中午他总是随便吃点饼干、方便面完事。遇到特别有难度的事,南仁东会长时间沉默不语。FAST开始建造时,大家发现,南仁东总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南老师对FAST是如此了解,从最初讨论到每一个细节设计,所有关键技术他都了如指掌。”岳友岭说。

岳友岭参与了FAST工程钢索设计部分。FAST上的钢索需要伸缩变形,这就需要计算钢索的耐疲劳程度。岳友岭记得,刚开始大家根据FAST 30年的寿命初步预估,钢索需要承受约600万次拉伸。南仁东却算出了另一个答案:200万次。后来大家经过多次计算模拟,发现南仁东是对的,600万次的估计远远超出寿命所需,是不合理的。

“钢索应该用什么样的钢,钢索接头部分用什么技术解决,用什么样的工艺支撑FAST的外形,南老师都一清二楚。”岳友岭回忆。在设计FAST馈源舱时,最初有4个塔和6个塔等多种设想,但馈源舱的姿态调整一直不能满足科研需求。南仁东曾提出,设计一个带有流体配重的馈源舱。“这是个非常好的构想,需要极有创造力才行。很难有人想到,用这么简单的设计来应对如此复杂的难题。”甘恒谦说,虽然南仁东的提议因为过于超前而最终未被采用,但这件事让他对南老师在工程方面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青丝熬成白发

作为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主导和参与了FAST的每个项目,带领FAST渡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学生们知道,巨大的“天眼”里,饱含了南仁东的心血,更饱含了他的感情。

在2016年9月FAST竣工仪式上,一段宣传片介绍了FAST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的历程。岳友岭从视频中看到了南仁东二十多年前的照片,感慨万千:“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如今,世界上单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向苍穹睁开“天眼”,而为它把青丝熬成白发的那个人,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也许,他只是太累了。也许,他只想化作星辰,与“天眼”长伴!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天眼”的建成经历了哪几个过程。【梳理文章情节】

2.文中引用甘恒谦、岳友岭的话,有什么作用?【理解文章内容】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重要语句】

南老师拄着竹竿,爬山越岭为FAST选址时,头发和胡子还是黑的。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南仁东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回答下列问题。

1.“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这句话中的“要”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作者把两人放在一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邓稼先之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级许许多多工作者,原因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B. 我们应发扬光大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C. 杨振宁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激动得热泪盈眶。

D. 令我们崇敬的是,杨振宁这位科学大师,时刻支持和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建设。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 雾霾天气使中国不少城市的居民频发呼吸道疾病,各大医院呼吸科的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七、八倍。

D. 刘同才书记的宣讲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可操作性,为企业、工会、职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指明了方向。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小明做事认真负责,熟悉业务,这次我们当之无愧地推荐小明负责此项工作。

B. 《成语词典》那么厚,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头晕。

C. 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了。

D. 日军在二战中干了许多坏事,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基(diàn)    背颂    马革尸(ɡuǒ)     死而后己

B. (kān)     爆炸    驰万里(chěnɡ)   截然不同

C. 红(yīn)     昆仑    锋芒毕(lù)      引人注目

D. 名(shǔ)     宰割    热泪满(kuānɡ)   鞠躬尽瘁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杨振宁,美籍华裔理论_____学家。与_____共获1957年诺贝尔______学奖。

(2)邓稼先(1924-1986),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___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________”功勋奖章。

 

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______(奠定 奠基)人和开拓者。

(2)佩服他、_______(仰慕 羡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3)在北京,见到______(阔别 离别)了22年的稼先。

(4)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_____(提议 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选pìn   友   yáo 言  为人知    至死不    鞠躬尽    妇rú 皆知

 

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首先,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

  (2)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尘埃深处是繁花

七夕草

①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②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③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④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⑤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⑥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⑦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⑧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⑨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⑩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11)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12)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13)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14)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15)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16)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

(17)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

(18)从那以后,她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

(19)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20)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

(21)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

(22)再后来,她睡了。

(23)我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24)我看见天边有一颗星星,异常耀眼,它像天空的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

(25)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了。

(26)那一刻,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所有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27)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

1.第(10)段“乔没有睡,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一句中,“尴尬”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第(20)段“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这句话中的“淡淡地笑”对描写乔有什么作用?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24)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4.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中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0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

(2)不可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4.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