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 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 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010年9月6日,备受关注的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在历时4个多月之后,首批3500支“潮流”火炬顺利完成生产,并交付亚组委.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 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的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两个冲程,其中图 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图 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
![]() 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 性质制成的,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
![]() 冬天人们常用两手搓擦取暧,这表明通过 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袋也能给手取暧,这表明通过 方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的水在温度升高 时, 是4.2×103J.
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它实际上就是由大量的浮于空气中的 组成的;用湿手摸室外冰冷的金属,会有“粘手”的感觉,是因为手上的水发生了 的缘故.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 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B.冬天写作业时手冷,用嘴向手上呵呵气 C.喝很热的茶时,先向水面上吹吹气 D.阳光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在0℃时一定会熔化,因为0℃是冰的熔点 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C.0℃的水,其内能也为零 D.冬天看到嘴里吐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B.同温度、同质量的不同物体、比热容大的物体含热量多 C.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水的比热容为4.2×103J/,可以理解为1kg的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
A.铁、食盐、松香 B.萘、冰、石英 C.金、海波、石蜡 D.冰、石英、玻璃 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 )
A.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热由铜块传给铁块 C.热从铁块传给铜块 D.无一定规律 2008年6月5日19时30分,中央气象台发布了西安和香港两城市在未来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西安,晴,气温21℃~34℃;香港,晴,气温24℃~28℃.造成两地在同一天内气温变化差别较大的原因之一是( )
A.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B.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C.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小 D.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小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某人取一支示数为38.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出的温度为( )
A.36.5℃ B.37℃ C.38.5℃ D.以上三种温度都有可能 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
![]() A.3:2 B.2:3 C.1:6 D.6:1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人气缸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校医务室室内温度是20℃,芳芳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 B. ![]() C. ![]() D. ![]()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迅速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 如图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 ![]() B. ![]() C. ![]() D. ![]() 如图,R1=4Ω,R2=6Ω,电源电压6V恒定,当S合上后,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电压表的示数. ![]() 如图,R1=40Ω,R2=10Ω.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②电阻R2中的电流; ③通过电路的总电流; ④电路的总电阻. ![]() 在图中,要求用电流表测量灯泡L2中的电流(0.3A),电压表测量灯泡L1的电压,L1、L2并联,变阻器调节L1的亮度,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将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并将实物连接起来.
![]() 探究水果电池:
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水果电池”实验课堂. (1)如何验证水果能做成电池.可以选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看接上后指针是否会______.水果电池实现的是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如何确定水果电池的正负极可以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接线柱分别接在两金属片上,根据指针的______判断.如图是小明同学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的“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则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______极.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Ω,R2=10Ω,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在 A到 A之间.
![]() ![]() 已知两个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4Ω,R2=6Ω.若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则总电阻为 Ω,它们各自两端的电压U1:U2= ;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总电阻为 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