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 ![]() ![]() 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 ![]() ![]() 乐音的三要素是 、 和 ,其中 是由振幅决定的, 是由发声体决定的,三要素中 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 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如图所示,四幅图都是反映课本内容的实验,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研究的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B.图乙实验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图丙研究的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图丁研究的是电流的磁效应 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回到北极 C.磁场弱的地方磁感线最密,强的地方磁感线疏 D.小磁针北极在某点所受的磁力方向,跟该点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电磁铁的优点是( )
A.它的磁性非常强 B.它能长时间保持磁性 C.它不需要消耗电能 D.它的磁性有无,强弱和磁极的方向都可以改变 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
A.奥斯特 B.焦耳 C.法拉第 D.安培 小春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用如上方法给她检查视力,根据图中的数据正确选项( )
![]()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 B.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 C.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 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
A.1m B.2m C.4m D.6m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 A.1 cm、5.50 cm B.1 cm、8.30 cm C.1 mm、8.30 cm D.1 mm、2.80 cm 如图甲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所用动滑轮和筐的总重为20N.某次操作中,将重400N的泥土以速度v1=0.4m/s匀速提起一段高度后,稍作停歇,又以速度v2匀速将泥土提升一段高度,整个过程历时1min.在此过程中工人的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以简化为图乙所示.绳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拉力F在后30s内做功的功率; (2)利用该装置提升泥土的机械效率; (3)在提起泥土上升3m的过程中,拉力F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设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 天津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铝块各一块(ρ铜>ρ铁>ρ铝),利用上述器材同学们验证了猜想1和猜想2是正确的.对于猜想3,马虎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和盐水,测算出同一铁块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相等. 分析:由于铁块的重力大小不变,而铁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等,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铁块的重力大小无关. 结论:猜想3是错误的. (1)马虎同学的实验过程是错误的,请你指出他的错误是______,根据他的实验操作可以探究猜想______; (2)请你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写出探究猜想3的实验步骤; (3)请你根据可能出现的现象,写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天津市繁华商业街上某品牌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如表:
(1)若每位乘客质量均为60kg,那么满载时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和压强是多少? (2)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N,求观光车匀速行驶5×103m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沈仔细同学利用三块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的木板,组装成三个高度相同的斜面来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下表是他记录的有关实验数据.
(2)由上表可知,在提升物体的重量和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3)关于斜面的机械效率: ①分析表中1、2、3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分析表中3、4、5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有用功与总功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_. ![]() 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乙所示). ![]() 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_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______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______.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如图1所示,小球静止在水面下,请画出该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沈华同学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将木块A压在墙壁上,请你画出A木块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我们可以设想液面下h深处有一面积为S的水平圆面,它所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形的小液柱所产生的.请推证: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p=ρgh.
![]()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 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十二五”中期,中国将打造完成排水量为4.8×104吨级的世界上最大的数学实体船,若该船交付使用在水面上航行时,所受的最大浮力是 N;若该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时,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取10N/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