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小明向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发现两张纸向中间相互靠拢.实验现象说明:______.小明根据这一规律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当他向饮料管A吹气,细饮料管B中的液体会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 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远行,离地球最近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 ,势能 .
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这时水的沸点 100℃.(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汽车行驶到调整公路入口时,司机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入口处到机场最快需要 h,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m/s(结果取整数).
![]() 潜水艇在海面下航行时排开水的质量为m1,在海面上航行时排水的质量为m2,设海水的密度为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海面下航行时所受浮力等于(m1-m2)g B.它在海面下航行时所受的压力差(m1-m2)g C.当潜艇在海面上航行时,水中部分的体积为 ![]() D.要使潜艇潜入海面下要充入重为(m1-m2)g的海水 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甲、乙两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其体积之比V甲:V乙=3:4,质量之比m甲:m乙=4:5.若不计绳重、轮重及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3:5 B.甲、乙受到的合力都为零 C.绳子对乙的拉力等于 ![]() D.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乙的重力之比为3:5 李想同学家住高层住宅,在他乘坐电梯从一层匀速上升至十五层的过程中,关于李想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 B.重力势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增加 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有关的是( )
A. ![]() 水杯倒置水没流出 B. ![]() 用滴管吸取药液 C. ![]() 用吸盘挂钩挂物品 D. ![]() 用锋利的菜刀切菜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已知A液体的质量小于B液体的质量.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是(容器中有液体,也无液体溢出)(ρ铁>ρ铝)( )
![]() A.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B.分别在A、B中浸没相同体积的实心铁球和铝球 C.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 D.分别从A、B中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 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了10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 B.F1和F2做的功相等 C.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 D.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将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待静止后,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 B.木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 C.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D.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等的两个球m1、m2(m1>m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一段距离,则杠杆( )
![]() A.仍能平衡 B.大球那端下沉 C.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茶壶 B. ![]() 拦河大坝 C. ![]() 洗手间下水管 D. ![]() 船闸 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下列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
A.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 B.使玻璃管稍下降一点 C.使玻璃管稍倾斜-点 D.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在太空中遨游的卫星没有惯性 C.下坡的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其惯性也越来越大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在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李刚同学手提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前进 B.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 C.用力推汽车,汽车不动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 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 ![]() 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 ![]() 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G1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象.
(1)该滑轮组在物重增加时机械效率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每个滑轮重多少N?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 (3)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是多少? (4)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少N? ![]() 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数据如下表.
①水箱内的水共吸收多少热量? ②该热水器的效率? ③说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和缺点(各一条即可)[已知c水=4.2×103J/]. 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上的A点和B点分别作用两个力F1和F2,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已知OA=10cm,AB=20cm.
(1)若F1=12N,方向竖直向下,问作用在B点的力F2的最小值为多大? (2)若F1减为6N,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要求不改变(1)中F2的大小,只改变F2的方向,使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则F2的力臂多大?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铜球的质量大于钢球的质量.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实验中使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具有相同的______实验中发现,铜球把木块推得更______,说明铜球对木块做的功的______,从而判断铜球的动能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
![]() ![]()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相同/不相同),理由是: .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调(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______格. (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______.(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 如图展示了一些你熟悉的物理实验.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 (1)图A实验说明是: ; (2)图B实验表明: ; (3)图C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4)图D实验中,使卡片跳起来的能量转化是: . 按题目要求作图:
(1)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子起子”上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杠杆OA在F1、F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端受的力F1.如果虚线OO1是力F2的力臂,请在杠杆上标出F2的作用点B,并画出力F2的示意图. (3)在图(3)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最省力的绕法. (4)请画出如图(4)的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 从能量转化角度,白炽灯泡工作时把 能转化为 能,蓄电池充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
一个大木箱原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某人将它装在重为50N的小车将它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匀速推上顶端,整个过程历时10秒.已知木箱重400N,人对车的推力F=75N,斜面长4m,斜面高0.5m,人做功的功率 W;人做的有用功 J;人做的总功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 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图1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则在1处动能 2处动能.(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 如下图所示,用一滑轮组拉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水平拉力为2N,则在2S内拉力做功为 J,滑轮组的效率为 (不计滑轮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