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改进技术,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C.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吸热的特性 D.冬天晚上要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胀坏水箱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几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R2的大小关系为( )
![]() A.R1>R2 B.R1<R2 C.R1=R2 D.不能确定 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
A.36.5℃,40℃ B.都是40℃ C.都是39℃ D.39℃,40℃ 下列城市中,年平均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
A.厦门 B.海口 C.龙岩 D.珠海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如图的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钻木取火 B. ![]() 双手摩擦生热 C. ![]() 锯木头时锯子发热 D. ![]() 烧水时水温升高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一空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0.6kg.求:
(1)此瓶容积是多少? (2)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0.5k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1)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 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______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速度减少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 (1)某同学在测量液体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测得数据列表如下:则:该液体的密度=______千克/米3.将表格中的空填完整.
①把木块放在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 ②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结论:如果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___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 ![]() 为了测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实验的主要过程如下,但顺序是混乱的.
A、观测记录量筒里放入金属块后水面的刻度值(如图); ![]() B、观测记录量筒水面的刻度值(如图); ![]() C、把金属块放入天平的左盘,在天平右盘放入砝码使横梁平衡; D、记录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如图),把砝码放回盒内; ![]() E、调节托盘天平使横梁平衡; F、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合理的实验步骤将上述实验过程的字母符号依次写出来______; (2)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 (3)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 (4)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如图的图象.
(1)从所得到的图象来看,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 关系. (2)A、B两种物质中, 物质的密度较大. ![]() 如图所示,工人用2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一个物重为300N的木箱拉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以及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 如图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图示.
![]() (1)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 后,由于 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这是由于汽车受到 的缘故.
(2)如图,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 ![]() 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10m/s的物理意义是 .如果此物体运动了5min,则运动的路程为 ;物体通过一半路程时,速度是 km/h.
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学生由于具有 而造成的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4)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km. ![]() 杯中的蜡从液态变成固体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 ,蜡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中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 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 (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压强之比P甲:P乙= .
![]() 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 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D.“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 甲乙汽车同时从相距10km的两地出发,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甲速为54km/h,乙速为10m/s,它们相遇时( )
A.两车通过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多走2km C.甲比乙车少走1km D.甲走7km,乙走3km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
A.124克 B.122克 C.118克 D.116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