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将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放在水平地面上,稍微抬起一端至少用力100N,则木棒的重力约是 N.图乙则是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若稍微抬起一端,抬起 端所用力较大(粗/细);若将乙图中木棒如图丙吊起,刚好在图示位置平衡,如果沿吊起处的虚线部分将木棒分割成粗、细两段,则 段较重(粗/细)
![]() 已知酒精的热值为q,质量为m的酒精完全燃烧一半放出的热量为 ,剩余酒精的热值为 .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图中情景演示的是“四冲程”热机工作过程中的 冲程,这个情景中是 能转化为 能.
![]() 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质量相同的这三块金属,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末温相同,那么它们的初温t甲、t乙、t丙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重5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在这个过程中,重力所做功的功率是 W,拉力所做功的功率是 W.
冬天,小明不停地对手呵气,小军则不停地搓手,他们分别采用了 和 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如图是工人师傅提升重物的示意图,甲图使用的是 滑轮;乙图使用的是 滑轮.若图中滑轮质量相同,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摩擦),则机械效率较高的是 图(填“甲”或“乙”).
![]() 一本用电常识书中列出了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如表所述,造成此“灯泡不亮“故障的共同原因是电路中出现了( )
A.短路 B.通路 C.断路 D.支路 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1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
A.0.5 W B.5 W C.50W D.500 W 如图所示的做法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压缩筒内空气,棉花燃烧起来 B. ![]()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C. ![]() 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 D. ![]() 热水器放在太阳下照射,温度升高 一茶杯开水,从刚倒入到可以喝的这段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约是( )
A.5×102J B.5×103J C.5×104J D.5×105J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 )
A.夏天,人们洒水来降温 B.冬天,让热水流过暖气片来取暖 C.汽车司机用水来冷却发动机 D.农民夜间向秧田里灌满水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池和发电机等电源在电路中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B.电灯、灯座、热得快都是用电器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D.家庭里的电视机、电冰箱、电灯之间应该是串联的 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3:1,若升温相同,则甲乙的吸热之比为( )
A.1:2 B.3:2 C.3:1 D.2:3 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灯亮,铃不响 B.灯不亮,铃不响 C.灯亮,铃响 D.灯不亮,铃响 ![]() A.F1<F2,W1=W2,P1<P2 B.F1>F2,W1>W2,P1>P2 C.F1<F2,W1<W2,P1<P2 D.F1<F2,W1=W2,P1>P2 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一定越多 B.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 C.举得越高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D.没有机械能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如图为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物,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吸热升温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B的比热容C1、C2的大小关系是( )
![]() A.C1>C2 B.C1<C2 C.C1=C2 D.以上都有可能 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撬棒 B. ![]() 镊子 C. ![]() 铡刀 D. ![]() 开瓶器 小刚学习了本节知识后,他估算自己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热量,若将烧水、煮饭、炒菜需要的热量折算成烧水需要的热量,相当于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 (1)小刚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需要多少热量? (2)若小刚家每天实际用煤2kg,小刚家的煤炉的效率是多少?(煤的热值q=3×107J/kg)你认为小刚家煤炉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柳州鑫能生物发电项目是广西第一个新型环保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生物发电示范项目,以热值为1.2×107J/kg的秸秆作燃料.
(1)完全燃烧多少kg的秸秆得到8.4×107J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多少kg的水从30℃上升到7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某电路中有一个封闭的电路盒(如图所示),面板上有A、B、C三个接线柱及灯泡、电铃各一个.为了探究盒内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表.根据实验情况,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盒内的电路图.
![]()
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上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有关; (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图乙中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______℃. (3)小丽同学评估小宇同学所画的图象时指出:图象中的EF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小丽陈述其中的奥妙? 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100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J 的太阳能;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2009年全球范围流行“甲流”,市有关部门要求各校师生进行“晨检”.如图中是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
![]() 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
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 .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10年冬奥会中,比赛中的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表面的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所受的阻力,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