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上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有关; (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 (1)指出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之处(只写一点):______; (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2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小丽在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①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3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②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填 大于、小于、等于). (4)从图象中观察到水在沸腾时要继续______ (填吸、放)热,温度_______.
小明在做一种物质熔化的实验时,数据记录如下表:
(2)该物质属于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______分钟. 观察上图完成下列下列问题:
![]() ①某同学的体温是______℃,请对照人体正常体温说明该同学当时体温__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 ②造成甲电流表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③在上图所示电路中的“○”内,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要求两灯都能工作.则甲是:______;乙是:______. 在如图的装置中,当管内的水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出时,为什么试管内及试管口附近会出现雾状的小水珠?(注:将其中的能量改变方式和物态变化写清楚)
答:(1)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 (2)试管中的水是通过______方式增加内能而沸腾的; (3)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出时,是水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______能. ![]()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
夏天,湖边沙石的温度往往比湖水高很多,这是由于 的缘故.
北方的冬天,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时要 热,使菜窖内的温度不致太低.
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如图所示某同学测电路中的电压,试分别指出在这个电路中:总电压、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 A.4.8V,1.2V B.6V,4.8V C.6V 1.2V D.1.2V,4.8V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常会看到当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有许多“白气”涌出.下面关于此“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箱内原有的白色气体 B.冰箱内的制冷液蒸发出的气体 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到室内的热空气而升华成的雾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L1被烧坏 B.L1、L2均不发光 C.电池被烧坏 D.L2被烧坏 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能说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电灯发光 C. ![]() 木材燃烧 D. ![]() 电风扇吹风 如图所示电路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
![]() A.通过灯L1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图所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压缩筒内空气棉花燃烧起来 B. ![]()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C. ![]() 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 D. ![]() 热水器放在太阳下照射,水温度升高 一筒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A.比热容、密度不变,热值减半 B.比热容、密度、热值均不变 C.比热容、密度、热值均减半 D.比热容减半,密度、热值不变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升华吸热 C.于冰液化放热 D.干冰凝华放热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若升高相同的温度,那么它们吸收热量之比为( )
A.1:1 B.1:2 C.2:1 D.4:1 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 A. ![]() B. ![]() C. ![]() D. ![]()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学家之一,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世界的人均占有量的
![]() A.把生活垃圾倒入河流 B.向河中排放污水 C.用完水后不及时关掉水龙头 D.在河中养鱼 “神七”火箭是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有( )
A.较大的热值 B.较小的密度 C.较小的比热容 D.较低的沸点 南极科考队在南极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
A.沸点低 B.沸点高 C.凝固点低 D.凝固点高 下列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放热过程的是( )
A.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 B.夏天,放在杯中的冰块过一会儿变成水 C.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变小了 D.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 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B.用煤做燃料供热 C.用太阳能供热 D.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B.宿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3℃ 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D.宿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