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呈加速减少之势,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C.沧州地区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25℃ D.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km/h
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每瓶净装水550g,则: (1)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科研人员为测出海水中的声速,在海面上向另外一艘船发出超声波,在4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两船相距3060m,请你计算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完成下列光路图,在图2中标出反射角.
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 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2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
如图在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把烛焰先 后放在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①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④如果把烛焰从a到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
下表为1621年荷兰科学家涅尔通过实验得出的一组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数据.
根据涅尔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 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且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逐渐 ;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值 一个定值,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 一个定值.(后两空填“是”或“不是”) 说明:sinθ为角的正弦,在直角三角形中等于对边比斜边.
实验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错误. (2)如图中 图是沸腾时的情况.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 (4)在水沸腾过程中水 热.(填“吸”或“放”)温度 .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和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v=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2、v3的大小关系是v2 v3.(选填>、<、=)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喝开水时,如果感到热开水烫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气,这是什么缘故?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g/cm3.
近视眼只能看清楚 的物体,看不清楚 的物体,这是因为近视眼的成像成在了视网膜之 ,应给他配 透镜矫正视力.
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池水映明月”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是 ;“潭清疑水浅”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是 .
请填出下列描述中的物态变化: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2)阳春三月,江河解冻: ; (3)衣橱中的樟脑丸不翼而飞: .
冬天小明发现窗户玻璃上也有雾珠,这些雾珠应该出现在窗户的 (填“内侧”或“外侧”).这些雾珠的形成都是由于水蒸气 的结果.
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的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离凸透镜15cm处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cm B.10cm C.20cm D.30cm
修理精密仪器的工人往往会在眼睛上嵌一个带镜头的筒,以便于更仔细地观察零件,这里的镜头应该是一个( ) A.凹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黑板并不是光源,但我们却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它,这是因为( ) A.黑板发出了光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D.光发生了漫反射
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虚像 D.云和鱼都是实像
小敏同学为了测定风向,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整个手都用水浸湿,然后将手举在空中,则手感到凉爽的一侧应是( ) A.背风的那一侧 B.迎风的那一侧 C.侧风的那一侧 D.都有可能
夏天我们在吃冰棍儿时,会发现从冰棍儿上冒出“白汽”,而在冬天我们哈气时,一样也可以看到这种白汽,关于这两种白汽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都是液化现象 B.都是汽化现象 C.夏天的“白汽”是液化现象,冬天的“白汽”是汽化现象 D.夏天的“白汽”是汽化现象,冬天的“白汽”是液化现象
初春的冰雪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液化 B.凝固 C.熔化 D.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