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用电吹风的典型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M通电后可以送风.选择开关放在“热”、“冷”、“停”位置上,电动机可分别送出热风、冷风或处于停机状态,则1﹣2位置是 的位置;2﹣3的位置是 的位置;3﹣4位置是 的位置.
每天晚上,武汉外滩的灯光使江城的夜色更加靓丽,其中这些路灯的连接方式是 .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填“改变”或“不变”),在并联电路中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开关一定连在 上.
正确使用电压表时:(1)电压表要 在电路中.(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否则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 ,否则 .
使用电压表前要检查 ,确认 和 .
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 ,其原因是 .
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酒精测试仪被广泛用来检测酒驾,传感器R1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甲,工作电路如图乙,电源电压恒为12V,定值电阻R2=30Ω.求: (1)被检测者未喝酒时,R1阻值; (2)被检测者酒精气体浓度为0.8mg/mL时,电流表的示数; (3)现在公认的酒驾标准为0.2mg/mL≤酒精气体浓度≤0.8mg/mL,当电压表示数为4.8V时,通过计算说明被检测司机是否酒驾?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30Ω,R2=60Ω.当开关S3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 (1)电源电压; (2)当开关S3断开,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小明在探究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甲、乙两个电阻之比R甲:R乙= ;并能得出如下的结论: (1) . (2) .
小明在探究“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1将图2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图2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可以起到 作用.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写出两种) (4)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一)所示,期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实数如图3所示,为 A,所用电阻R的阻值是 Ω,根据表(一)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5)小明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电阻R先后更换为5Ω和15Ω的电阻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二)所示,通过分析表(二)的数据,可知小明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 . 表(
小刚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他应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2)在研究电压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他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用笔在图中将接错的导线打上“×”,把正确的接线画上,并在虚线框内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不变. (4)如果小亮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偏大,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两表示数均无变化,适当减小电源电压后,两表示数才相应减小.你认为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是: . (5)利用本实验的器材,你还能进行的实验有: ① ;② .
现有两只定值电阻R1和R2(R1=2R2),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池组及若干导线.试在图中的虚线框内把这些器材连接在A、B、C、D四个接线柱上,使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并能满足以下要求: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有一定示数;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S断开时的3倍.
某智能手机(如图1)的电阻式触摸屏是利用“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其电阻越大”原理制成的.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AB,如图2所示.人触摸屏幕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部分电阻为R2,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P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R2两端电压增大,则可知R2阻值 ,触摸点P到屏幕下边缘的距离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今年起我国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是酒后驾车,如图是其原理图.图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R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反比,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则通过传感器的电流 ,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并联而成,通过L、R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Ω;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两端,L、R并联的总功率是 W.
有两个电阻,R1=20Ω,R2=60Ω.若将R1、R2串联起来,它们的等效电阻是 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若将R1、R2并联起来,它们的等效电阻是 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I1:I2= .
一根导体两端加电压2V时,通过的电流正好是0.1A,则导体的电阻是 Ω.如果这根导体两端加的电压变为4V,则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电阻为 Ω如果两端加的电压为0V时,则导体的电阻为 Ω
两个电阻,分别标有“3V、0.5A”和“6V,0.3A”字样.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 A;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 V.
公路上路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伏,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的连接方式一定是 联的;路灯正常工作时的盏数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 (选填“越大”、“不变”或“越小”).
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如图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合上开关后的现象是( ) A.小灯泡不发光 B.小灯泡会烧坏 C.小灯泡仍正常发光 D.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在“电阻的测量实验”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未动,但电压表指针却有明显偏转,此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电源没电了 B.开关处接触不良了 C.灯泡处接触不良 D.电流表烧坏了,电路不通
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Ω 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 D.B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
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判断(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D.保护电路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2A 20Ω”字样,以下四个电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 A.
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就越大 C.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I=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弱无关
根据欧姆定律I=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