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年代尺提供的时间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全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进程

 

明确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年代计算和纪年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公元前二世纪早期西汉建立

B. 贞观十年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

C. 按照干支纪年法1898年是戊戍年

D. 民国二十一年是公元1931年

 

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绘的是

A. 贞观之治

B. 开皇之治

C. 开元盛世

D. 文景之治

 

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 余杭    B. 长安    C. 涿郡    D. 江都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张骞通西域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刺史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大欧洲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近现代以来,曾有无数欧洲人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探索。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曾有思想家称赞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请结合材料一的两段论述说 说拿破仑为统一欧洲所做的努力。

材料二 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利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2)材料中所谓“德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为践行这种“精神”,完成统一欧洲之梦,希特勒是如何做的?

材料三 (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在此思想意识引领下,战后欧洲人是如何推进欧洲统一进程的?

(4)当前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0月21 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 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新华社记者

(思想长征)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三场重要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及其对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 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 选择“创新精神”。

(2)据材料二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

(制度长征)

材料三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 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3)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据材料三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

材料四 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 注而受到世人注目。1949年2月7 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见下图)。

(4)据材料四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 国革命的主要形势。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经济长征)

材料五    1978年的中国,是中华民族 5000 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有无数的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将引起全世界目光的关注……

——《开辟中华民族全面持续发展繁荣新时期——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

(5)结合相关知识,说说你对 1978 年“是中华民族 5000 年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 年”的理解。

(教育长征)

材料六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 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 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 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摘编自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6)根据材料六,指出近代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出现的变化。

 

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  )

A. 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C. 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

D. 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

 

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玛扫一扫,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达5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来源于( )

A. 航天技术的进步    B. 生物技术的突破

C. 网络技术的发展    D.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有人用这样的故事来形容经济全球化:“一个英国前王妃和一个阿拉伯王子,坐着苏格兰司机开的德国制造的装有荷兰发动机的汽车,在英吉利隧道出了车祸,抢救她的是美国医生,用的是巴西药。”如果用这个故事形容全球化恰当的话,那么由此看出全球化的本质是

A. 一个国家产业独立和完整被打破

B.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 本国民族经济受到外部严重冲击

D. 人员和物品的自由流动

 

下图是 1942 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从图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可以判断海报与下列文献相关的是

A. 《独立宣言》 B.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 《北大西洋公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2014年乌克兰事态升级后,英国《卫报》指出:现在已经进入“第二轮冷战”。对上个世纪“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B.冷战与雅尔塔体系密切相关

C.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   

D.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A. 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 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D.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D.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 柳条湖事件    B. 九一八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七七事变

 

令李鸿章伤感反省--洋务是纸老虎;让康有为、梁启超愤然上书--变法图强;使张謇暗下决心-- 实业救国的共同背景是

A. 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都城临安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B.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 宋朝时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D. 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A. 自由性 B. 广泛性 C. 公正性 D. 民主性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给人类带来的哀鸿遍野,满目疮痍,已成为人们不愿提及的痛苦回忆。从战火中走出的人们,经过反思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1)一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二战前形成的侵略集团是什么?

(2)人类遭受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3)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二战前,西方大国推行什么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二战中的转折点战役是什么?

(4)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你认为人类应如何做才能有效的避免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必须按照议会的决议行使权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国王征税必须经议会批准,平时不得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材料三: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决于公论.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助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法律文件?英国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强国,率先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进行了哪些革命?

(2)材料二所述史实标志了哪场革命的爆发?(在这场革命中,是谁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1分材料中天皇的哪句誓词体现了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同时期的俄国进行了什么改革?

 

观察下列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独立后的美国经历多次改革,成为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纵观美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实现国家的强盛和发展,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实行改革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图一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签署什么文件时的场景?该文件的签署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2)图二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位著名的总统,他是谁?他领导的这场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哪些重大的意义?

(3)图三这位美国的总统是谁?他是如何解决经济大危机的?

(4)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至少说出两点

 

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这种现象出现在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原子时代

 

这个组织正式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它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中国是这个组织的支持者,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个组织是

A. 亚大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台国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力量有

A. 波兰日本欧盟

B. 中国苏联德国

C. 英国法国俄罗斯

D.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成立华沙条约的组织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实施马歌尔计则

D. 提出杜鲁门主义

 

假期小华和父母到某地区旅行,发现那里不同国籍的人都拥有同样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他所到的地区应属于

A. 欧洲

B. 美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A. 柏林战役

B. 诺曼底登陆

C. 莫斯科保卫战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以下国家中,不属于法西斯国家的是

A. 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意大利

 

战后的凡尔赛体系是通过哪次会议确立的

A. 华盛顿会议

B. 巴黎和会

C. 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