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提示信息填空(5分) (1)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_____ (2)希腊雅典在_____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3)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国王______经过十年征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4)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结束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 (5)公元前21世纪,______朝的建立,是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读图题(7分); (1)如图,请在下面两幅图中A B C D E处,写出他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5分) (2)图1的古代文明与图2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2分)
如图,对下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说“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的一部书是指( ) A.《大唐西游记》 B.《马可·波罗行纪》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
下列内容中,代表了东方文化成就的有( ) ①《荷马史诗》②《俄狄普斯王》 ③《天方夜谭》 ④麦加大清真寺 ⑤巴黎圣母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
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包括( ) ①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②根据民间故事,汇集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 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元元年是以哪一宗教人物的出生年来确定的(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马丁·路德
丝绸之路是闻名世界的交通要道。这主要是指它( ) A.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C.使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往来 D.使中华文明为世界作出了贡献
以下关于日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历史上很早就和中国往来,吸收了中国的先进技术 B.日本大化改新时,正值中国唐朝强盛之时 C.日本是一个不善于吸收外来民族科技文化的国家 D.日本是一个岛国,与中国隔海相望,国内资源缺乏
关于中古亚欧文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封建制度的确立 B.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着西欧思想文化,居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地位 C.查理·马特实行采邑制 D.15世纪前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景象
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主是( ) A.教会 B.国王 C.大封建主 D.骑士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你知道他是谁吗?( )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下列人类文化成就与古代印度相关的是( ) A.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B.杠杆原理的发现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戏说汉谟拉比穿过时空隧道,来到古代印度旅游,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山西简称“晋”。历史上与“晋”的来历有关的史实是( ) A.原始社会的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 C.夏朝开始的世袭制 C.秦朝的郡县制
活动实践题:(3分) 结合图示,想一想可以从哪里寻找历史?如果你找到了寻找历史的途径,请按例子的样式,在黑框中写出途径名,并用直线与主题框连起来,看谁寻找的途径多。如果黑框不够用,请你自己来画框。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说说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有何异同。(5分)
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6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出,钻木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阅读材料请回答: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1分) ②结合生活常识,请你分析火对远古原始居民有哪些作用。 (3分) ③火的使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2分)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材料二】如图,西周等级示意图(11分) ①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在当时具有什么意义?(5分) ②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受封人应该承担哪些义务。(2分) ③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到该制度具有金字塔般森严等级的特点,请问哪一层是卿大夫,哪一层为平民?(请在图上标示注明)(4分)
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6分) 1.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 ) 2.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 ) 3.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 )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 ( ) 5.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 ( ) 6.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 )
年,夏朝建立,我国原始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 社会开始了; 年,西周建立。
距今约七千至五六千年,我国长江流域的 原始居民和 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为我们展示了我国原始社会的 生活的图景。
传说在_ _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他的继承人,舜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_ _。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作“__ __”。
春秋五霸依次是齐桓公、晋文公、 、 和 ;战国七雄是指齐、楚、 、 、 、 和秦。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位于 A.黄淮平原 B.渭河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