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上海APEC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②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

③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④会议召开于2000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某军事演习中,指挥员命令发射导弹空中拦截敌军导弹,你认为通信兵应将这项命令交给哪支部队(    )

A、海军航空兵      

B、海军陆战队  

C、战略导弹部队  

D、人民空军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的这个“特别”的内涵是(    )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与原宗主国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如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6ec8aac122bd4f6e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4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求同存异                 D、互不干涉内政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C、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如图,结合图片,2012年是邓小平南巡讲话(   )周年?

6ec8aac122bd4f6e

A、15        B、20       C、25      D、30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飞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探究题(15分)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4分)

(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朝?该朝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元朝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你认为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分)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五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请回答:

(1)材料一至材料四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请说出他的名字。并说出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2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位君主有什么样的品质?(2分)

(4)材料三所涉及的是这一时期的什么制度?这位皇帝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做了什么?(4分)

(5)材料四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

(6)材料五“先皇帝”时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这些事件带来了什么后果?(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四、“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五、“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尽取膏腴是此河。”

材料六: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分)

(2)此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分)

(3)请说出这条“河”的南北起止点。(2分)

(4)除该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2分)

(5)从材料六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2分)

(6)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3分)

 

析图题(15分)        

如图,观察下列两图,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一中的“他”是谁?是什么时期去日本的?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3分)

 (2)图二中的“他”是谁?我国古代称什么地方叫“天竺”? 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4分)

(3)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2分)

(4)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2分)

(5)图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分)

(6)图一、二中两人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2分)

 

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T],错误的[F]。共10分)

(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秦朝。

(      )2、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唐朝实行的。

(      )3、“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

(      )4、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

(      )5、1271年,铁木真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鹘     B、藏族     C、蒙古        D、回族

 

元朝政府发展海运和漕运(运河运输)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对外贸易的开展      B、便于皇帝到南方巡游 

C、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D、解决元朝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A、东京    B、景德镇    C、广州    D、泉州

 

我国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除夕夜“守岁”的风俗是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做

A、城  B、市  C、坊  D、瓦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北宋中期  B、北宋前期  C、南宋  D、北宋晚期

 

以下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     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               D、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主要表现在 

A、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B、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C、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可凭才学参政  

D、考试科目增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轻徭薄役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临朝听政,开创殿试

C、重用人才,奖励生产      

D、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时期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探究题(15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改革始终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相伴。数千年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相互更替、影响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历史上进行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以郡县制为重点的封建改革家是谁?(1分)这次改革对秦国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2分)

(2)改革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吸收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制度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史上哪次改革具有这种性质?(1分)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7世纪日本或8世纪的西欧分别有一次著名的改革,请写出他们的名称。(2分)当时日本力主改革的大臣和西欧的宫相分别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日本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3分)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谈一谈你的感想和启发。(2分)

 

分析说明题(12分)

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

——摘自丝博网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做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的路线?(3分)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书》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1分)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

(4)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2分)

 

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十一二世纪,西欧城市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起初,琅城市民用巨款向城主赎买了自治权,但城主挥霍掉赎金后,背信弃义地取消了城市自治权。被激怒的市民拿起武器,进行斗争,最后取得胜利。后来,从市民阶层中分化出富裕市民和银行家,这些人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1分)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1分)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5)材料二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6)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什么作用?(1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