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2012年3月24日上午,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新郑隆重举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夫人戴美玉亲自前来祈福。他所拜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A.黄帝 B.大禹 C.尧 D.炎帝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总作物是 ①小麦 ②粟 ③水稻 ④玉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活生产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判断 D.考古发掘
人和动物同住一个地球村,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A.有没有语言 B.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会不会劳动 D.是否过群居生活
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浙江河姆渡 C.北京周口店 D.陕西蓝田
14—16世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其中,“人的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该作品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3分) (2)曾经创作过《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谁?他还有什么代表作品?(2分) (3)最早实践环球航行航海家是谁 ?(1分)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2分) (5)航海家的创举对后世影响巨大,他们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要学习(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文件?它是由谁起草的,何时由什么机构发表?(3分) (2)材料中“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指什么?(1分) (3)在这个文件中有哪些具体的规定。(2分) (4)西方某学者说:“美国没有童年,只有青壮年。”这一说法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解释你的回答(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儿子查理一世宣称,国王受命于上帝,拥有无限的权利。国王在行使权力时,不受任何限制。既不受法律的限制,也不受臣民的约束。国家主权属于国王,议会的权力得自国王。 材料二 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未经议会同意,为国王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内演说、辩论、议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受到弹劾或讯问。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国家权力观?(2分) (2)两种观念冲突的实质是什么?结果如何? (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哪一个观点更进步?为什么? (2分) (4)根据材料二,议会与国王谁处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1分)
观察下图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1)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地点 (2)B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 (3)C美国独立战争去的转折性胜利
观察左图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
决定性胜利的战役;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以下结论是从上表中信息得出的,请在括号内标注“A”;违背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标注“B”;是以上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标注“C” 1.佛教是最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 ) 2.三大宗教都创建于亚洲。 ( ) 3.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教义上有共同之处。 ( ) 4.基督教是创建时间最早的宗教。 ( ) 5.伊斯兰教尊释迦牟尼为先知,把《圣经》作为经典。 ( )
一位老兵说:“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他被誉为“国父”。“他”是指( ) A.拿破仑 B.杰斐逊 C.林肯 D.华盛顿
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有一部宪法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这部宪法是( ) A.《拿破仑法典》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农奴制改革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 A.1688年宫廷政变 B.《权利法案》的通过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人权宣言》的颁布
一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首航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洲。最早开辟这条航路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交通事业的发展 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下面的图示反映的是古代西欧哪一种政治制度?( ) A.中央集权制度 B.政教合一制度 C.封建等级制度 D.种姓制度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他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即他提出的( ) A.杠杆原理 B.物体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C.阿基米德定律 D.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点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悲剧”、“英雄主义”、“索福克勒斯”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的文学作品是( )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一千零一夜》 D.《哈姆雷特》
和平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主流。下列不属于人类和平交往的是(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亚历山大东征 D.马可·波罗来华
下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用一定物体的形象符号表示一定的意义,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最早使用这种文字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代印度人 D.古代中国人
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的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局势动荡、备受世界关注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经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属于这一地区的文明是 A.金字塔象形文字 B.司母戊鼎甲骨文 C.种姓制度佛教 D.《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在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但是,近代和现代历史中,中日两国的关系却错综复杂。 (1)根据所学相关知识,请用最简短的语言概述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特征。(1分) (2)请写出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交往的标志性事件的时间和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2分) (3)当前中日关系(关于钓鱼岛事件)再度出现新的矛盾,使得中日两国关系急剧降温。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对此有何建议? (2分)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其世界体系是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1)17世纪—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那么三国 通过革命建立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所依据的文献分别是什么? (3分) (2) 19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以内战形式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资产阶级 改革,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而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内部障碍,这个障碍是什么?俄国、日本改革为本国社会发展起了相同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 (3分) (3)到19世纪下半叶,英法美俄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那么, 你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分)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开始至今已走过了150多年的历史。让我们一起走进世博,感受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 材料一: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了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 ——凤凰网《走进世博会》 材料二: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了大型博览会,美国以东道主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了电报、 电话等大量先进的科技成果……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1992年,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博览会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材料四: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都体现了本届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请回答: (1)l851年英国是在什么背景下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 “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 机器是什么?举出一例“承担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完成的工作”的交通工具。 (3分) (2)1876年世博会有其特殊的纪念意义,这一年是美国建国100周年,“美国的国父”是谁? 电报、电话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分) (3)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是纪念500年前的哪一重大事件? (1分) (4)“以人为本”的理念源于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请问这一指导思想是什么? (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