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7年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乌镇于2015年成为世界互...

2017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乌镇于2015年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互联网大会活动。一个江南千年古镇,一个前沿科技产业,这两者就这样搭上了界。

【古镇新韵】

“小桥流水、桨声舟影、白墙黛瓦”,这是在江南水乡乌镇随处可见的景象。不仅如此,如今的乌镇已全部实现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网络营销、网络订购、网络支付……游客在欣赏水乡美景的同时,感受着古镇的文化新韵。

(1)从文化生活角度,你如何看待水乡古镇的这种变化?

【互联互通】

桥,是乌镇最寻常的建筑。正是一座座并不起眼的小桥,把乌镇的家家户户联系起来,建构着这座江南水乡的人情冷暖。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在乌镇的桥畔,各方嘉宾围绕互联网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感悟着互联网“联通你我”的神奇力量,在不同中寻求合作,从争论中凝聚共识。

(2)互联互通是水乡古镇与互联网大会的共同基因,请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矛盾的观点对此进行分析。

【共享共治】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声音: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要让更多人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从西方到东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世界,互联网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商量着办,要在尊重各国网络主权的基础上开展互联网治理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3)从经济和政治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

 

(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水乡古镇的互联网文化新韵是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应因时而变,传统的水乡文化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必将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水乡文化的创新立足实践发展,也必将推动古镇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2)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们通过桥与互联网建立起联系,反映了联系的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人们能够在不同中寻求合作,从争论中凝聚共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连接,互联互通是桥与互联网的共性,桥与互联网又在不同时代和场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有利于为各国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解析】本题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为背景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矛盾观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角度,设问指向如何看待水乡古镇的这种变化,属于认识类试题,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角度思考。水乡古镇的这种变化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并立足于社会实践,推动文化的创新。 (2)互联互通是水乡古镇与互联网大会的共同基因,请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矛盾的观点对此进行分析。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人们通过桥与互联网建立起联系,反映了联系的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人们能够在不同中寻求合作,从争论中凝聚共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连接,互联互通是桥与互联网的共性,桥与互联网又在不同时代和场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本题考查经济和政治角度,设问指向为什么要倡导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从经济角度看,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利于为各国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问题;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出租车行业管理看起来似乎不是一个多么大的问题,但是这项工作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在我国,出租车改革有三难:

第一难,如何统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如出租汽车企业、平台企业、驾驶员、乘客等;第二难,怎样把握公众当前利益和行业发展长远利益的平衡问题,既解决当前传统出租汽车打车难、服务差的问题,又克服网约车企业通过补贴抢占市场份额,不公平竞争的短期行为;第三难,如何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供给的活力,防止政府部门过分插手微观市场,最终达到服务百姓、惠及民生的目的。

令人欣慰的是,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迫切期望下,关乎出租车改革“顶层设计”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出台。

(1)从价值观角度看,破解社会治理中的难题应如何处理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做好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国家应如何作为。

 

查看答案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

注: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材料二  “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有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

(1)结合材料一,简要描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资源型城市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于先秦时代。西周周公旦提出的“明德慎罚”与“礼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开端。儒家和法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较大贡献。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权利本位,皇权至上,法律是皇权的“附庸”,坚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强调义务本位,造成了个人权利意识的淡薄。权力至上、权大于法的文化在今天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行为,阻碍着法律的贯彻实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政治关系的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查看答案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近年来,“五一”小长假“人山人海”的集中式出游频繁涌现。京藏高速公路甚至出现最长拥堵记录。为此,有专家建议,分流人潮除“精细化”交通管控措施外,根本之策在于进一步完善全民带薪休假制度。专家观点的最合理之处在于

A.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B. 是对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C. 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 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