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置,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 )
A.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B. 树立创新意识
C. 注重量的积累 D. 抓住主要矛盾
林语堂说:“人生在世,幼时以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人在一生中思想上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A. 个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B. 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 个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D. 作为认识基础的灵感稍纵即逝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教育发展的滞后、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得主要症结之一。“扶贫先扶志”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扶贫必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原理是( )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观性和多样性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材料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是( )
A.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动物和植物具有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例如,当大气湿度下降时,松塔的鳞状叶片会张开进行“呼吸”,而湿度上升时又会闭合。英国科学家从中得到启发,利用类似松塔结构的人造纤维系统及结构研制了防潮防护服。这表明( )
A. 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更能改造世界
B.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变规律
C. 人为事物的联系有时具有主观性
D.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