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下图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纵轴Px代表价格,横轴Qx代表供给,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因...

下图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纵轴Px代表价格,横轴Qx代表供给,影响该商品供给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供给方的预期等。最有可能引起如图变化的因素是

 

 

A.生产某商品的企业普遍采取科技创新,使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

B.北京市宣布:新能源汽车雾霾天气不限行

C.超强台风“海燕”掠过广西,当地市场蔬菜奇缺

D.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开通,减免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

 

B 【解析】图示反映的是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的增加。故B选项表述与题意相符。若是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价格则会降低,故排除A选项。C选项错误,如果是台风来袭,蔬菜供应量减少,应该向左平移;D选项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影响供给的因素 【解题技巧】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设某企业2015年每小时生产的甲产品价格为400元,2016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在货币贬值20%的情况下,撇开其它因素,该企业1小时生产的甲产品的价格总额是

A.240元       B.625元           C.375元            D.400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小学生守则》自200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及其身心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守则必须及时修订。

材料二   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修订《中小学生奇则》的程序,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达成了广泛共识,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该《守则》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版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能“高大上”,又能“接地气”,深受欢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版《守则》的修订体现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2)新版《守则》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达到54. 9%,相对于2010年的52.3%、2011年的53.9%有所提高。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根据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韩国约为11本,法国为8.4本.日本为8.5本,美因为7本。2012年没有读过书的人群中有42. 8%的人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高达35. 8%的人不读书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

材料二  2013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参观访问。一位瑞士大学生问他,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总理曾在追忆自己的燕园生涯时说:“我来这里寻觅的不仅仅是知识,亦是为陶冶一种性情,修养一种学风。”温家宝同志也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说为什么两位总理都如此重视阅读。

 

查看答案

在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奖牌排行榜中,美国位居第一、中国位居第三(与英国仅仅相差一枚),这凸显了中美两国强大的体育实力。有人认为,奥运奖牌之争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非凡的综合国力,也折射出中美两国不同的外交风格。美国在田径、大球项目上长期处于绝对优势在外交上也显得霸气十足。中国则反其道专攻举重、跳水、游泳、乒乓球、排球等小目,井再次创造了中国“女排精神”、“郎乎精神”;这种方法也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特色:通过扩充不对称战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美国进行有力的抗衡。

请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查看答案

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被批评为“浅阅读”,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对于如何实现“碎片化阅读”由浅到深的转化.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浅阅读”和“深阅读”有机结合以碎片化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这说明

①文化传播方式决定阅读内容的性质和作用

②阅读内容取舍受到文化传播载体的影响

③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只有“深阅读”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