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发展方向

④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解析】 中华文化的力量是通过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出来的,故排除②;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故排除③;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故①④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的知识。 【解题方法】选择题解题方法之直选法:直接根据设问的指向,找出与题干中的关键词、中心词意思最贴近的题肢,或者找出与教材相关知识表述最接近的题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治理雾霾,政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每个公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全民绿色出行,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更加洁净的空气。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治理雾霾防止大气污染。

 

查看答案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0月29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政策调整的背后,是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是对以往计生政策的准确评估,也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利益权衡。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体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减缓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实行“全面两孩”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江苏省委、省政苏府立足省情,确立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鼓励苏南经济发达区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契机,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通过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促进苏中、苏南、苏北的合作发展,从而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说明江苏是怎样统筹本省经济发展的?

 

查看答案

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二者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简要评析上述两种世界观。

 

查看答案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意是: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从辩证法角度看

①诗人的感受建立在实地考察基础上,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③物质世界的变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只能被动顺从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