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质”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质

陶东风

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方有其,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可以反作用于,而对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

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是本,是体;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也不是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发论。

B.孔子所说的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对于孔子所说的,后世之人的看法却不相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

C.孔子提倡文质彬彬也就是文质统一说,自汉至清这种观点影响更为深远

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B.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C.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B.中国古代文质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采派色派仍将长存于文坛。

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等。

D.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1.B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文”“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本题的四个选项前两个在文章第一节,后两个是对文章后面内容的综合概括。B 项“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错,重质轻文是对文质关系的看法,不是对质的看法。文中第一段的表达是“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5月27日上海复旦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校庆当天,校方发布了新版官方宣传片《To My Light》。发布之初,该片因能够跳脱高校宣传片传统套路而赢得一片点赞。但旋即有网友发现,该片与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有复旦校友直言感到羞耻,要求校方作出解释。对此校方否认抄袭,称宣传片是根据该校学生事迹改编而来,与东大完全不同,创作剧本的过程是独立的,但28日晚复旦方面将此宣传片从网上撤下。5月31日,此事件有了新进展,复旦大学通过官方微博正式就此事件发布致歉声明,认为视频《To My Light》涉嫌抄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损害了学校声誉,伤害了大家的感情。并表示接下来将启动相关调查,依据结果追究责任。由此,舆论场引发了关于大学形象、舆论批评、诚实信用、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创新精神等相关话题的讨论。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联想和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文。要求立意明确,文体清晰,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志,请从构图角度说明该标志的构成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100字左右。 (5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                。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                    ,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飞向太空的航程》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不容易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B.中国大量的音乐暴发户不惜自掏腰包也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献演,是因为金色大厅的权威性,足够蒙骗不知底细的中国人和音乐新秀。

C.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英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习主席访英,拉近了东西方彼此的距离,在中欧之间、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D.朴树在发表长微博《十二年》一天后,高晓松也以一条微博与之回应,字里行间皆是惺惺相惜之情,动人地回忆了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       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李阳冰在李白作品序言《草堂集序》中说: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       ,只有你一人而已。

深深埋在地下的油层是看不见摸不清的,邵元良决心        ,把油层在注水后的变化规律摸清,从中探求出一条增产原油的新路子。

A. 登峰造极登堂入室千古独步    B. 登堂入室千古独步登峰造极

C. 登峰造极千古独步登堂入室    D. 千古独步登堂入室登峰造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