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 爱 情 苏童 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 爱 情

苏童

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但是当我说完这个故事后,相信也有一些读者会受到一丝震动。

话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时是六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但是一个矮子。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是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表情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到煤店买煤,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这与别人家夫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裁,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

他们有个女儿,嫁出去了。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里,也不知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她自己大概一个星期回一次娘家。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嘭嘭嘭”敲门,里面立即响起一阵杂沓的脚步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

但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给他吃得太多,穿得也太多。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唉,对你们说了多少遍也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

老夫妻一听,忙走过去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他们面带愧色,不敢争辩,似乎默认这么一个事实:他们是老了,是有点老糊涂了。

过了一会儿,那老妇人给女儿收拾着汤碗,突然捂着胸口,猝然倒了下来,死了,据说死因是心肌梗死。死者人缘好,邻居们听说了都去吊唁。他们看见平日不太孝顺的女儿这会儿哭成了泪人儿了,都不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母亲死了,她不哭才奇怪呢!他们奇怪的是那老头,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外孙不懂事,就问:“外公,你怎么不哭?”

老人说:“外公不会哭。外婆死了,外公也会死的,外公今天也会死的。”

孩子说:“你骗人,你什么病也没有,不会死的。”

老人摇摇头,说:“外公不骗人,外公今天也要死了。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

大人们听见老人的话,都多了个心眼,小心地看着他。但老人并没有任何自寻短见的端倪,他一直静静地守在亡妻的身边,坐在一张椅子上。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夜深了,守夜的人们听见老人喉咙里响起一阵痰声,未及人们做出反应,老人就歪倒在亡妻的灵床下面了。这时就听见堂屋里自鸣钟 “当当当”连着响了起来,人们一看,正是夜里12点!

正如他宣布的那样,那矮个子的老人心想事成,陪着妻子一起去了。如果不是人们亲眼看见,谁会相信这样的事情?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对生死相守的老人确有其人,他们是我的邻居,死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同一天。那座老自鸣钟后来就定格在12点,犹如上了锈一样,任人们怎么拨转就是一动也不动。

这个故事叙述起来就这么简单,不知道你怎么看,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节选自《现代青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如老夫妻到煤店买煤,一起给女儿开门,一起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等,用以表现老夫妻在生活中总是相依相随。

B.小说的情节可谓一波三折,老夫妻外貌上的巨大差距让邻居们都觉得他们不般配,但最后两个人几乎同时去世,引起人们深刻的反响。

C .小说的标题“老爱情”统领全文,表面看小说讲述的是中国传统的爱情,深层次的含义是老夫妻生死相依的爱情永存。

D.小说后面说老人夜里12点陪着老妻去了,那座老自鸣钟后来就定格在12点不再转动了。这个情节太过离奇,不符合常理,应该删掉。

E.“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这是“外公” 明确死志,预示着后文他自杀的情节。

(2)简要分析小说中“老夫妻”的形象特征。

(3)简要分析小说中安排“女儿回家”这一情节的作用。

 

(1)AC (2)①相貌、行为十分平常的普通的夫妻形象。(或外形乍看不般配,细看很般配)②同甘共苦、相互照顾生死相依的爱情永存;③细心照顾后辈,任劳任怨。 (3)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的女儿绝非是可有可无的闲人,老妇人的猝死与女儿的吵闹密切相关。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③作者是以女儿的浅薄和利己反衬老夫妻的宽容和仁慈。 【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也有对文本语言的分析。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本题中,B项,“一波三折”错误,小说的情节较为简单;D项,“应删掉”只是一家之言;这一情节不应该删掉。这个情节看似离奇,但从小说艺术的角度看,又是合理的。突出了老人视爱情重于生命的形象,“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结尾的这个情节恰是小说的高潮,那矮小的老人在和孙子的对话中就已经明确了死志,结尾这个情节就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个情节恰好体现了这是“我一生能说的最动人的爱情故事”,突显了小说“生死相依的爱情永存”这一主题。E项,“预示着后文他自杀的情节”有误,不是自杀。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老夫妻’的形象特征”,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中分析总结,得到答案,要在文中有依据,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从相貌来看,“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相貌、行为非常平常、普通;从行为来看,“他们到煤店买煤,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这与别人家夫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裁,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相互照顾,最后于同一天去世,可见生死相依;照顾孩子,任劳任怨。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安排‘女儿回家’这一情节的作用”,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结构的题目,注意情节和上下文、人物性格和文章主旨的关系。可以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等方面作答。如老妇人的猝死与女儿的吵闹密切相关;女儿的自私,刻薄衬托了老妇人的宽容。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点睛:对于段落的作用题,首先应明确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不同位置的段落,其作用有所不同。开头段往往有以下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点明人物的身份、特征;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④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中间段一般具有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及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结尾段往往有回扣标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含蓄蕴藉、引人深思的作用。比如本题中,“女儿回家”处于文章的中间,从女儿回家这一情节中,可知女儿的自私,女儿的这一形象对老夫妻起到反衬作用;而女儿回家的吵闹与老妇人的猝死有关联,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白帝城高急暮砧。

(3)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_

(4)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

(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他生未卜此生休。

(7)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蹑足行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下列小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这首诗的颈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 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吴王曰:善。虽然,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吴王大说,使子贡之越。

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勾践顿首再拜而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

【注】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国、鲍、晏             惮:害怕

B. 说田常曰:“君之伐鲁矣      过:错,犯错误

C. 齐而伐越                 置:安置

D. 虑不先定不可以应           卒:同“猝”,仓促,突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君愚不仁      蟹六跪二螯

B. 窃为王危        师道不传也久矣

C. 以兵迎之      践华为城,河为池

D. 使子贡之越      今其智反不能及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B.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C.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D.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城高地广甲坚兵精而本无伐齐之心的吴王,在子贡的救鲁伐齐威晋以成霸业的蛊惑下,欣然踏上了伐齐的征程。

B. 为避免被吴王消灭,也为了能够灭掉吴国,在子贡的威逼利诱下,越王勾践高兴地同意派遣士兵帮助吴王伐齐。

C. 因为鲁国城墙单薄低矮,护城河狭窄水浅,君主愚昧不仁,大臣伪诈无用,士兵和人民又厌恶战争,所以田常才要伐鲁广齐。

D. 为达目的,子贡以巧言游说田常、吴王、越王、晋君等,使他们觉得他在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从而心甘情愿地按他的意思进入战争。

5.翻译下面句子

(1)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

(2)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鉴于自然科学“双刃剑”的性质,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给人类的带来好处的同时,会不会因信息被滥用或错用而产生严重后果。

B. 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是采取比较缓慢而稳妥、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所带来的影响。

C. 主流媒体是喉舌,也是重要的文化阵地,其传播的文化产品是否先进,刊播的广告是否诚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D. 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         ,特别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都有特殊的困难和问题。

(2)筱岩公书写处方之时,唯病家之安危为重,凝思于理法方药、君臣佐使之间,本不着意于笔墨,          ,却写得冲和之气横溢。

(3)苏裕钢把布抖开、码平、卷好,动作         ,半个小时的工夫,一卷40多米长的绒布卷 了。

A.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    B. 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C. 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    D. 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