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

阅读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诗的首联主要写了什么景物,请简析其写景的手法。(4分)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3分)

 

1.诗的首联主要运用对照(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1分)“山寺钟声”突出悠远寂静,(1分)“渡头争渡”突出了尘世的喧闹,(1分)为写诗人“归鹿门”作了铺垫(1分)。(共4分) 2.这一句是说,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1分)在这个天地里,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化在一起,心中的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或说“孤独寂寞之感”)(2分)。(共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诗歌的意境及手法。题干的提问很明确,“首联主要写了什么景物”“写景的手法”。首联两句是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本题是针对诗中的某一句进行提问,“‘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这句诗歌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整个诗句中透露出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及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沛公。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项王意。”行,烧绝栈道。后破项羽,大定天下,□封张良为留侯。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引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留侯乃称曰:“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①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会高帝崩,吕后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①赤松子:传说中道法高深的仙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沛公   属:跟随,归属

B.秦将果     畔:通“叛”背叛

   C.以项王意   固:坚定,使……心安

  D.吕后留侯   德:得到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利。

②后破项羽,大定天下,□封张良为留侯。

③我欲杀之,为□功多,故不忍。

A.①之 ②乃 ③其              B.①以 ②乃  ③其

C.①以 ②而 ③之              D.①之 ②而  ③之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

B.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

C.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

D.今以三寸知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候/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良最初是跟从陈涉起义反秦,后来又离开陈涉聚集一群青年人追随刘邦。

   B.作为谋士,张良善于分析推断,他从秦将是“屠者子”推断出“易动以利”。

   C.刘邦分封功臣有失公正,引起部分将领不满,幸亏张良献计,才平息了危机。

   D.张良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被封为留侯,但他不恋荣利,要弃官学道。

5.张良素以深通战争谋略、知己知彼、料事如神著称,请举出文中一例说明。(2分)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市场规则的确立,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支撑和约束。

②市场规则是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的基本原则。

③它们共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二者共同作用,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

④如果其中一方不讲信用,契约就是一张废纸,即使诉诸法律,也会损失市场效率。

⑤比如,市场交易要通过契约来完成,必然要制定各种"游戏规则",这就是法治的表现。

然而,任何契约的履行,无不建立在“诚”、“信”的交易理念上。

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2094号决议,谴责朝鲜核试,中方对决议投了赞成票并作了有关说明。

B.伊拉克战争让美国得到了教训,在叙利亚,美国不再轻易使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那种“地面战争”的干预。

C.教育部宣布,2015年,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间一律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

D.食品安全,成为当前老百姓意见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互相推诿导致的。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省考试院在征询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意见后,对 “米国”、“普大喜奔”、“PK”一类日渐泛滥而有损语言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发出了“封杀令”,明确强调凡高考作文中出现此类词语一概视为语病。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舆论也是众说纷纭

泛滥    B一概    C.石破天惊   D.众说纷纭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存/     除/      理/陈词滥

B.惊/弹     维/      迫/人所难

C.竭/     /      候/机而动

D.挑/河     测/      饼/日西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