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贮存/伫立 祛除/怯懦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存/     除/      理/陈词滥

B.惊/弹     维/      迫/人所难

C.竭/     /      候/机而动

D.挑/河     测/      饼/日西山

 

D 【解析】 试题分析:A.zhù(贮存,储藏;伫立,久立,长时间地站立着),qū(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邪祟等)/ qiè(胆小,没勇气),tiáo/diào(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B.Hài(惊慌害怕。骇,惊吓、震惊、害怕、惊骇)/hé(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举动), xiān/qiān(吝啬;小气),qiǎng(勉强)。 C.kū/gū(是指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wò(优渥,丰足优厚;斡旋,调解周旋),cì/sì(窥伺时机来采取行动 。 伺机:窥伺时机 动:行动)。D.xìn(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pàn, chuǎi/cǔn(推测,揣度),báo/bó(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这道题目考查字音。考核的范围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可以根据字意词性来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鲁藜的一首短诗,按要求作文。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根据诗歌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所见所闻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年龄段

选项

18—25岁

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82%

69%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72%

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74%

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3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小心落叶

唐元峰

⑴落叶是微不足道的。谁能去关注一片落叶呢?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

⑵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

⑶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小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

⑷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

⑸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绿如水,我徜徉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

⑹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

⑺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所取代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力所有鲜活的枝杈,是怎样颓败的。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呈现着令人伤感的灰暗!

⑻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及树木来的灵透。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与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可见在他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

⑨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他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当它伏在柔嫩的枝条上,刚刚绽开鹅黄色的初梦时,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浩渺的长天,还是嘈杂的市井?融融春光中,那金黄的季节怎样孕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准确而缓慢地向它移来?在它离开母体的一瞬间,是平静快乐,还是惆怅郁怀?当它完成生命中仅有的一次飞翔。坠入大地无边的怀抱,是否会溅起一次悠远的回声?它在泥土和寒雪的覆盖下,会不会再一次扣响春天的大门,进入那永无穷绝的枯荣?

⑽小心落叶。

⑾这充满着善意与博爱的提醒,也许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珍视,一种期望。

⑿对于这片小小的随风飘舞的落叶,假如你投以生命的关注,一股震颤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这片不值一提的落叶实在是你自身的写照。而它却来的比你超脱,比你奔放,比你从容。面对落叶,你的思绪会被扯向生命的极限,跨越千年,包容万里。

⒀可否?让我在岁岁的深秋里,在你生命的花园里挂出一片木牌:

⒁小心落叶。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第2段叙写我们日常匆忙劳碌,以致忽略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的生活状态,使下文“小心落叶”的提醒具有了现实意义。

B.第9段,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回顾了树叶的生命历程,对树叶即将离开母体,飘零枯萎,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C.结尾三段作者运用第二人称和拟人手法,间接抒情,表达了对落叶的喜爱、对生命的追求以及对读者的期望。

D.面对落叶,作者反思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并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全文感情基调低沉落寞,赋予哲理气息和思辨色彩。

E.树叶飘落,其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与人生暮年相似。作者运用人人熟悉的落叶做类比,把抽象的人生思考表现的形象易懂。

2.第8段中作者提到赫曼•黑塞用亲人的名字给树木命名的作用是什么?(3分)

3.文中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小心”的含义是什么?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请分别说明。(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970年

【注】曾卓(1922-- -2002年)原名曾庆冠。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9年下放农村。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

1.下列鉴赏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用远处和深谷中的森林、小溪等意象渲染了一种幽深凄凉的氛围,可见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压抑的,悲凉的。

B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中的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C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但它依然在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可见这棵树尽管处境艰险却依然乐观,热爱着生活。

D.这棵树有着坚韧、倔强的特点。尽管可能不被理解,“孤独地站在那里”,却“寂寞而倔强”,可见它的坚守。

E.这首诗小巧玲珑,劲健犀利,简练语言中追求着一种"力度",反映了作者人生的大喜大悲转换之快。

2.下列鉴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先是远景。“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喻指正义的进步的时代潮流,展示了“树”生存的社会环境,“奇异”是说风具有卓尔不凡的品质。

B.接着是近景。不管处境多么孤寂,“悬崖的树”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和向往。“倔强”,体现它逆境中的坚定。

C.最后是特写镜头。树那凌空欲飞的神态,令人肃然起敬。

D.遇磨难而不消沉,经风雨而不易其志,悬崖边的树欲倒却又傲然挺立,可以被看作理想化人格的象征。

3.本诗最后两句能否换成“它似乎即将展翅飞翔,却又像是跌进深谷里”?为什么?(5分)

 

查看答案

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

(1)子曰:“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2)子日:“志士仁人,                        。”(《论语》)

(3)                  ,至微至陋,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

(5)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蜀道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