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大于m1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图像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 F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图线       (选填”)

 

(1)D (2)丙 【解析】试题分析:(1)设木板倾角为θ,故,m约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因为运动过程非常短暂,为了得到更多的数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B错误;让小车的质量M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因为:际上绳子的拉力,故应该是m2<<m1,故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故当F一定时,a与成正比,故D正确 (2)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就会出现当有拉力时,物体不动的情况.故图线为丙.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 【名师点睛】(1)实验时需要提前做的工作有两个:①平衡摩擦力,且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用重新平衡摩擦力,因为,m约掉了.②让小车的质量M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2)如果没有平衡摩擦力的话,就会出现当有拉力时,物体不动的情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另一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获得的动能为2J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J

C. 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m

D.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查看答案

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1,板间场强为E1,电容器的电容为C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3Q,板间距变为,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2,板间场强为E2,电容器电容为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23C1,U2=U1              B.C23C1,E2=4E1

C.U2=U1,E2=3E1              D.U2=2U1,E2=2E1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置于足够长斜面上的盒子闪为放有光滑球BB洽与盒子前、后壁接触,斜面光滑且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P拴接,另一端与A相连.今用外力推A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则从释放盒子直至其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 )

A. 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

B. AB做的功等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

C. 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等于AB机械能的增加量

D. A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小于A动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某一峡谷的两侧存在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侧山坡上的P点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三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在ABC三处,不计空气阻力,AC两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落到ABC三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B. 落到AB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C. 落到BC两处的石块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同

D. 落到C处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小球,甲从竖直固定的1/4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轨道半径为R,圆弧底端切线水平,乙从高为R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小球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

B.两小球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同

C.两小球到达底端时动能不同

D.两小球到达底端时,甲球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大于乙球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