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14分)城市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了许多立交桥,如图所示,桥面为圆弧形的立交...

(14分)城市中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修建了许多立交桥,如图所示,桥面为圆弧形的立交桥AB,横跨在水平路面上,长为L=200m,桥高h=20m。可以认为桥的两端A、B与水平路面的连接处平滑的。一辆小汽车的质量m=1040kg,以25m/s的速度冲上圆弧形的立交桥,假设小汽车冲上立交桥后就立即关闭发动机,不计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试计算:(g取10m/s2

(1)小汽车冲上桥顶时的速度是多大?

(2)小汽车在桥顶处对桥面的压力的大小。

 

(1) (2) 【解析】 试题分析:(1)小汽车冲上桥顶的过程中动能定理,有 ① (2分) 解得小汽车冲上桥顶时的速度(2分) (2)小汽车通过桥顶时做圆周运动,受重力mg、支持力FN作用, 有 (2分) 设圆弧半径为,有 (2分) 解得 (2分), (2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的大小,。(2分) 考点:动能定理 圆周运动 【名师点睛】第一问为基础知识考查即动能定理。找到小车上桥过程,部分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可。第二部分,小车通过桥定,找到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关键。一直圆弧的弦长和对应的弧高,进而求出圆周运动半径,这种数学方法需要注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某同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13两点的距离,s225两点的距离,s346两点的距离。

1)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220V交流电上

B.实验时应先松开纸带,然后迅速打开打点计时器

C.实验时应先打开打点计时器,然后松开纸带

D.纸带应理顺,穿过限位孔并保持竖直

 

2)点2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___

3)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cms2=16.00cms3=8.00cm,重物(质量为m)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从点2运动到点5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______m,势能减少量为______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 =9.8m/s2

 

查看答案

(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处,将小球拉至A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间的竖直高度差为h,速度为v,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心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从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到水平(转过了90°角)。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M做变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ωl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

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测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刹车制动,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将比沿轨道运动的周期长

B. 如果已知月球的半径和引力常数G就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

C.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D.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沿轨道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

牛顿以天体之间普遍存在着引力为依据,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

A. 接受了胡克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 根据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以相同加速度下落的事实,得出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即Fµm的结论

C. 根据Fµm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了地月间的引力关系,进而得出Fµm1m2

D. 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了比例系数G的大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