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 B. 康普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

B. 康普顿效应和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和电子都具有波动性

C. 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D. 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其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测定了这种粒子的电荷量

 

C 【解析】X射线是因为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γ射线是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的.故A错误;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的粒子性,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电子的波动性,故B错误;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故C正确;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其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密立根测定了这种粒子的电荷量,选项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发电站的电源通过升压变压器、输电导线和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送到用户,如果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都可视为理想变压器.

(1)发电机输出的功率是100KW,输出电压是250V,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25,求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输电导线中的电流;

(2)若输电导线中损失的功率为输电功率的4%,求输电导线的总电阻和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3)若用户需要的电压为220V,求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B是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中的两个质点。某时刻质点A正处于y轴上正向最大位移处,另一质点B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y负方向振动.已知B的横坐标xB=70m,并且该简谐横波的波长λ满足20mλ80m。求波长λ.(计算结果可以用分式表达)

 

查看答案

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下图甲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 进行正确操作后,作出了光路图并测出的相应角度θ1、θ2如上图乙。

①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_(用图中的θ1、θ2表示);

②为了减小误差,同侧两颗大头针之间的距离应适当_______(填“大”或“小”)些。

 

查看答案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某同学甲测得摆线长l0,小球直径D,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t,则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来表示);

②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明显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A.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

C.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此后摆球第3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为t,并由计算式T= 求得周期

D.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

③另一名同学乙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_________(填写器材名称)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cm,单摆摆长为_________ m。将摆球拉开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摆球后,为了减少误差,应该当摆球经过_________(填入“平衡位置”或者“最高点”)才开始记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