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某同学甲测得摆线长l0,小球直径D,小球...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某同学甲测得摆线长l0,小球直径D,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t,则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来表示);

②实验中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明显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A.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

C.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此后摆球第3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为t,并由计算式T= 求得周期

D.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

③另一名同学乙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_________(填写器材名称)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cm,单摆摆长为_________ m。将摆球拉开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摆球后,为了减少误差,应该当摆球经过_________(填入“平衡位置”或者“最高点”)才开始记时。

 

g= B 游标卡尺 1.20 0.9930 平衡位置 【解析】摆长 ,周期 ,根据 得重力加速度为: . ②根据得重力加速度为: ,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不影响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故A错误.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则摆长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故B正确.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此后摆球第30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为t,并由计算式求得周期,求的周期是错误的,全振动的次数是15次,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C错误.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则周期的测量值偏小,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D错误.故选B. ③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读数为0.1×0=0.0mm,则最终读数为12.0mm=1.20cm.单摆的摆长 .摆球拉开一定角度,由静止释放摆球后,为了减少误差,应该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读数的读数方法,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注意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加上摆球的半径之和,在一个周期内摆球两次经过最低点位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电阻不能忽略的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有一只“22 V 6 W”的灯泡.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线框输出电压u=66sin (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22 V

B. 图示位置线框中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

D. 若副线圈再并联一个相同灯泡,则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12 W

 

查看答案

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如图所示,甲为t=0.25 s时的波形图,乙图为P(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发生明显衍射现象,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的尺寸不小于4 m

B. 质点L与质点N的运动方向总相反

C. t=1.20 s时,质点K向右运动了2 m

D. t=0.75 s时,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正方向运动

 

查看答案

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则

A. 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 质点P的振幅最大

C. 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 质点P的周期最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 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用户用电功率增加,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将增大

B. 若用户用电功率增加,降压变压器的 输入电压将增大

C. 若输电功率一定,采用特高压输电可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

D. 若输电功率一定,采用特高压输电会降低输电的效率

 

查看答案

图甲所示电路中,A1、A2、A3为相同的电流表,C为电容器,电阻R1、R2、R3的阻值相同,线圈L的电阻不计.在某段时间内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内磁场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在t1t2时间内(  )

A.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小    B.电流表A2的示数比A3的小

C.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相同    D.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