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1) 适当垫高木板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不均匀部分”,“均匀部分”,“所有计数点”);

(3) 若实验作了n次,所用橡皮条分别为1根、2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条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v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

A.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1) 平衡摩擦力 (2) 均匀部分 (3) W与v2成正比 (4) D 【解析】(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故可以将长木板的一段垫高。 (2)纸带在橡皮条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橡皮条做功完毕,则速度达到最大,此后做匀速运动。 (3)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根据数学知识可确定W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4)A、本实验中注意采用的是比例法,不需要具体测量做功的数值,但应使每条橡皮筋做功相同,所以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而不需要每次计算出橡皮筋拉力做功的数值.故A正确,D错误; B、该实验中利用相同橡皮筋形变量相同时对小车做功相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这个设计很巧妙地解决了直接去测量力和计算功的困难,故B正确; C、“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如果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则在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后由于摩擦阻力影响导致速度减小,出现“两端密、中间疏”现象,故C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规范、误差来源,通过选取几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是功成倍增加来化解变力做功的测量难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的小球.将小球拉至细绳处于水平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在小球沿圆弧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不计阻力,则 

A.小球经过B点时,小球的动能为mgL

B.小球经过B点时,绳子的拉力为3mg

C.小球下摆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为0

D.小球下摆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

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半径远小于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它们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为某一双星系统,A星球的质量为m1B星球的质量为m2,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星球的轨道半径R=

B. B星球的轨道半径r=

C. 双星运行的周期T=

D. 若近似认为A星球绕B星球中心做圆周运动,则A星球的运行周期T=

 

查看答案

如图4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  

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tatb      Bvavb

Cvavb          Dtatb

 

查看答案

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那么第一宇宙速度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图,人造卫星M、N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N连线与M、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M、N的运动周期之比等于(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