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在A、...

某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在AB两点固定两个光滑定滑轮,用一个轻绳跨过两滑轮悬挂钩码组N1N2,用另一轻绳CO点打一结,悬挂钩码组N3,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记录各组钩码个数.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可以完成实验的是__

A、钩码的个数N1=2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3N2=3N3=4

C、钩码的个数N1=4N2=4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6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必须的一个步骤是__

A、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用刻度尺测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你认为甲、乙两图比较合理的是__图.

 

(1)BCD (2)A(3)甲 【解析】 (1)对O点受力分析 OA、 OB、 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由于三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OC等于OD.因此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三角形. A、2、2、4不可以构成三角形,则结点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B、3、3、4可以构成三角形,则结点能处于平衡.故B正确. C、4、4、4可以构成三角形,则结点能处于平衡.故C正确. D、3、4、6可以构成三角形,则结点能处于平衡.故D正确. 故选:BCD (2)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即标记结点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是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要记录砝码的个数和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故A正确,BC错误.故选:A. (3)以O点为研究对象,F3的是实际作用效果在OC这条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F1、F2的理论值要与实际值有一定偏差,故甲图符合实际,乙图不符合实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 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 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 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查看答案

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v0,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为H.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河对岸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相同

B. V=2v0

C. 两船可能在未能到达对岸前相遇

D. 甲船也在A点靠岸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坐在质量为M的小车的粗糙水平台面上.人用水平力拉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使人和车以相同的加速度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  )

A. mM,则车对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mM,则车对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 m=M,则车对人的摩擦力为零

D. 不管人、车的质量关系如何,车对人的摩擦力都为零

 

查看答案

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车质量为M,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横梁上用细线各悬挂一质量为mmM)的小球,若分别施加水平恒力F1F2,整个装置分别以加速度a1a2做匀加速运动,但两条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细线的拉力大小相同

B. 地面对两个小车的支持力相同

C. 水平恒力F1=F2

D. 两个小车的加速度a1a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