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则钢球直径为______...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则钢球直径为_________mm。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后mAv+mBv=_________kg·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10 .15;(2)BC;DE ; 0 .417 【解析】 试题分析:(1)钢球直径为1cm+3×0.05mm=10.15mm; (2)由于碰撞之后共同匀速运动的速度小于碰撞之前A独自运动的速度,故AC应在碰撞之前,DE应在碰撞之后.推动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故小车有个加速过程,在碰撞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故BC段为匀速运动的阶段,故选BC计算碰前的速度;碰撞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的过程,而A和B碰后的共同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位移,故应选DE段来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故答案为BC、DE;碰后的总动量 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试验;根据碰撞之后共同匀速运动的速度小于碰撞之前A独自运动的速度,确定AC应在碰撞之前,DE应在碰撞之后,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θ=30°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P'距B点的距离至少多大

 

查看答案

固定的倾角为370的光滑斜面,长度为L=1m,斜面顶端放置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质量为1 kg,如图所示,当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较小时,物体可以沿斜面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撤去水平恒力,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忽略物体转弯时的能量损失)。研究发现当不施加外力时,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3m。已知g=10m/s2sin370=06cos370=08,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F=4N时,物体运动的总时间;

3)画出SF之间的关系图(要求标明相关数据,但不需要说明作图依据)。

 

查看答案

学习了传感器之后,在研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时,甲、乙两实验小组引进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用如图(a)、(b)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重物通过细线跨过滑轮拉相同质量小车,位移传感器(B)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A)固定在轨道一端.甲组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乙组直接用力传感器测得拉力F,改变重物的重力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多组数据,并画出a-F图像。

1)甲组实验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的条件:_________。(重物质量为M,小车与传感器质量为m

2)图(c)中符合甲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像的是______;符合乙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像的是________。(选填

 

查看答案

在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图乙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其中一段,纸带上的小黑点是计数点,相邻的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1 )可以判断纸带的________(填左端右端)与木块连接。

2)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B点时木块的速度vAvB,其中vA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图所示是另一小组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实验中需要平衡阻力

B.释放小车后开启打点计时器

C.需要测量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数值

D.每次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

 

 

查看答案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康普顿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B.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C.汤姆逊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