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以鸡血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操作程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表示以鸡血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操作程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并搅拌,可使鸡血细胞破裂。

(2)步骤二中,过滤后收集含有DNA的_____________

(3)步骤三、四的操作原理是DNA在_____________中溶解度不同而去除杂质,步骤四的主要操作是滴加蒸馏水并搅拌,当观察到溶液中_____________时,操作停止,过滤去除溶液中的杂质。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步骤七的具体操作是将步骤六获得的滤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合,静罝一段时间,吸取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等体积的、冷却的_____________,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

(5)步骤八:DNA遇_____________试剂,沸水浴5min,冷却后,溶液呈_____________色。

 

蒸馏水 滤液 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絮状物不再增加 上清液 酒精 二苯胺 蓝 【解析】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要求考生理解该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操作流程图,分析、判断并回答各小题。 (1)分析流程图可知,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时,步骤一中向鸡血细胞液中应加入蒸馏并搅拌,可使鸡血细胞破裂。 (2)步骤二中,过滤后可除去细胞膜碎片等不溶物,收集含有DNA的滤液。 (3)步骤三、四的操作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而去除杂质,步骤四的主要操作是滴加蒸馏水并搅拌,当观察到溶液中絮状物不再增加(主要成分是DNA)时,操作停止,过滤去除溶液中的杂质。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步骤七的具体操作是将步骤六获得的滤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合,静罝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然后加入等体积的、冷却的酒精,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 (5)DNA遇二苯胺试剂,沸水浴5min,冷却后,溶液呈蓝色,可用于鉴定DN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表示微生物分解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乙→丁过程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

(2)图2中,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若鼠摄入能量为2.2×l09kJ,粪便中能量为1.0×l09kJ,B中能量为0.8×l09kJ,狼同化能量为2.4×l09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3)调査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措捕。此例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r·min-1>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在干酵母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菌恢复为正常的生活状态。

(2)接种量为1.5mL、摇床转速为250 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6h后数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接种量1.0 mL、转速230 r·min-1_______

(4)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所示观察到的图像。

  

①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前要_______,目的是确保随机取样时有均匀的种群密度。

②图1这块血球计数板上有_______个计数室。

③图2表示的这个大方格上含有_______个中方格,其容积是_______

④若计数得图2中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______个。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导。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释放______,该物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___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进而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使血浆中的_______渗出,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组织水肿。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

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材料特点

1

动物细胞核移植

卵(母)细胞

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

2

体细胞诱变育种

愈伤组织细胞

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

3

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

花粉粒

易于获取,易于培养

4

烧伤患者皮肤细胞移植

自体皮肤生发层细胞

分裂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B. 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C. 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 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基因能否成功表达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