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一年时间内能量的同化、利用核传递等的统计...

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一年时间内能量的同化、利用核传递等的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 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16%

C. 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5百万千焦/年

D. 种群A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59.5百万千焦/年

 

D 【解析】种群A属于生产者,种群B和C属于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因此种群A、B、C不能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相邻两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相邻两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所以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2÷15×100%=13.3%,B错误;呼吸消耗=输入的总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0百万千焦/年,C错误;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65.5百万千焦,D正确。 【点睛】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过程分析: 由此可见:(1)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 (2)同化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量。 (3)一个营养级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的一部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A. 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能极性运输,但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 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C. 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不一定相同

D.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释放激素

 

查看答案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Aa( A对a完全显性)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

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②上述育种方式只包含多倍体育种

③最终获得的后代不—定是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也可育

⑤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不可育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C.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查看答案

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I和II的小球必须一样多

B. I中D和d小球可以不一样多

C. 重复10次实验后,统计的D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D. 该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查看答案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郝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噬菌体、细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图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以否定DNA是遗传物质

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都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图中锥形瓶中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营养成分中不要加入含32P标记的无机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