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C.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C 【解析】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隐性性状为0.36,用A和a表示,即aa=0.36,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0.6,A为0.4,由于是随机交配的群体,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2×0.6×0.4=0.48,A错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发生进化,但生物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为生殖隔离的形成,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正确;若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其后代不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I和II的小球必须一样多

B. I中D和d小球可以不一样多

C. 重复10次实验后,统计的D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D. 该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查看答案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郝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噬菌体、细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图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以否定DNA是遗传物质

B.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都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图中锥形瓶中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营养成分中不要加入含32P标记的无机盐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

图中改变坐标,曲线的变化最大的是

A. ①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pH”

B. 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02浓度”

C. 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D. ④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物质浓度”,纵坐标“光合速率”改为“运输速率”

 

查看答案

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 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

C. 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

D. 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