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满分5 manfen5.com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⑷、溶解氧 营养物质 【解析】 试题分析:(1)微生物培养过程应该进行无菌操作,配制的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以将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以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由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39+38+37)÷3÷0.1×100=3.8×10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4×103=3.8×107。 (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3)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要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l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应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依据用途划分

2制作葡萄醋的工艺流程如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发酵→过滤灭菌。

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_。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应做好如下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并且要适时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甘蔗含糖量高,是生产燃料酒精的优质材料。为了提高酒精产量,需要选用优质甘蔗品种和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作为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要用甘蔗的外植体作为材料对甘蔗进行大规模种植,在对甘蔗外植体细胞进行接种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项工作。

2在外植体培养获得幼苗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与__________等激素的作用。

3为了获得理想的酵母菌菌种,可以对野生菌种进行__________。然后在______

A固体

B液体

C选择

D鉴别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要比基本培养基额外添加__________,并且将pH______填“调高”或“调低”。在该培养基中挑选________菌落,即为耐高糖、耐酸特性的突变酵母菌。

 

查看答案

传统发酵技术与现代生活依旧很贴近,下面是两则实例。

1人类酿酒的历史已有5 000年,但是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是__________填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需用__________来鉴定,在 ______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色。

2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

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菌种主要来自土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使用的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通过实验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 取10-4、10-5的土壤稀释液01ml , 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 将培养皿倒置,37℃恒温培养12――24小时

D 选择菌落数在300个以上的培养皿进行计数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

B噬菌体或大肠杆菌可在蛋白胨的培养基中增殖

C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

D稀释涂布B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