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5秋•南充期末)请分析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一)下列是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

(2015秋•南充期末)请分析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一)下列是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实验操作

   

A

B

C

D

E

F

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mL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mL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mL

+

+

5.加入蒸馏水1mL

+

+

6.酶促水解反应

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mL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1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为了     

2上述实验中,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     

3实验过程中,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有关可能有很多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4)本实验中,不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理由是     

(二)某同学在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洁净的装置甲和乙,并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两装置所加溶液的量相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措施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5)装置甲NaOH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的自变量是      ,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三)从55~65°C的温泉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到了脂肪酶.

(6)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      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     

 

(一)(1)防止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2)A、D (3)①②③④ (4)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 (二)(5)吸收空气中的CO2 是否通入氧气(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气) 需氧并兼性厌氧 (三)(6)脂肪 蛋白质 【解析】 试题分析:(一)(1)淀粉酶和蔗糖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温度过高会破坏酶的活性,所以加热煮沸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 (2)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会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从表中发现只有A、D试管中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内加入的是蒸馏水,所以起对照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还原性糖,因此列举的4个原因都有可能. (4)因为碘液遇淀粉会变蓝色,但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二)(5)根据题意可知:瓶中所加液体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对实验现象的干扰.甲组连接气泵,代表有氧条件下的实验装置;则无氧条件下的装置是乙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通入氧气(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气).酵母菌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有氧呼吸产生CO2量较多,应该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结果: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均变浑浊,甲中浑浊程度高且快.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需氧并兼性厌氧. (三)酶具有专一性,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呈现紫色反应,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故答案为: (一)(1)防止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2)A、D (3)①②③④ (4)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 (二)(5)吸收空气中的CO2 是否通入氧气(或酵母菌呼吸是否有氧气) 需氧并兼性厌氧 (三)(6)脂肪 蛋白质 考点:酶的特性;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秋•南充期末)科学家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表:

 

蛋白质(%)

脂质(%)(主要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70

30

0

(1)生物膜系统是      .若要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      作为材料.

(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膜在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有:      .科学家将变形虫的细胞与小鼠肝细胞分别放入0.15%的K+溶液中相同时间后,再次测定K+浓度,发现放有小鼠肝细胞的K+溶液浓度较高,从两种细胞的细胞膜成分考虑,原因是     

(3)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2014•恩施市校级三模)如图1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三种动物细胞器中的有机物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图2中甲表示的细胞器是      ,细胞器乙可用图1中的      (填字母)来表示.

(2)研究图1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该过程中分泌蛋白分泌出细胞的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

(3)若图1过程中合成了一条含两个天冬氨酸(R基为﹣C2H4ON)、分子式为CxHyOzN17S2的多肽链,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6,则该多肽链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质量最大为     

 

查看答案

(2015秋•南充期末)图1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有氧呼吸过程简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中的结构①在功能上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基本支架是     

(2)图1中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它们在结构上都有      层磷脂分子.

(3)图1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包括      (填序号)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

(4)图2中过程Ⅰ发生的场所是图1中的      (填序号).

(5)2,4﹣二硝基苯酚(DNP)对图2中过程Ⅱ的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表明DNP使分布在      (填下列序号)的酶无法合成ATP.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基质   

c.线粒体外膜     d.线粒体内膜

(6)植物细胞工程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获得原生质体的效果更好.此酶解过程不能在低浓度的溶液中进行,原因是      ,但也不能在过高浓度的溶液中进行,原因是     

 

查看答案

(2015秋•南充期末)根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A名称是      ,D名称是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作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      .图中有      个肽键.

(4)该化合物由      种氨基酸组成.

 

查看答案

(2015•横县校级模拟)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