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2分)二倍体观赏植物蓝铃花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

(12分)二倍体观赏植物蓝铃花的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E、e,F、f)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研究发现有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白色,则基因A对基因E的表达有       作用。

(2)选取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白花、蓝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4:3:9,请推断图中有色物质Ⅱ代表           (填“蓝色”或“紫色”)物质,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_,将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F3中蓝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        __。

(3)基因型为AAeeff的植株和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2植株的表现型与比例为    

满分5 manfen5.com

(4)已知体细胞中f基因数多于F基因时,F基因不能表达。上图是基因型为aaEeFf的两种突变体类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①图中甲所示的变异类型是          ,基因型为aaEeFff的突变体花色为         

②现有纯合的紫花和蓝花植株,欲通过一代杂交确定aaEeFff植株属于图中的哪一种突变体类型,请完善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

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            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观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I.若子代中蓝:紫=3:1,则其为突变体          

Ⅱ.若子代中          ,则其为突变体          

 

(1)抑制 (2)紫色 aaeeff 5/36 (3)白花:蓝花=13:3 (4)①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 蓝色 ②实验步骤:蓝花 结果预测: I、甲 Ⅱ、蓝:紫=1:1 乙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图形可知,A基因存在时花色为白色,说明基因A对基因E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因此种群中基因型为A 和aaee 的个体都开白花。 (2)纯合的白花与紫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2中白花、蓝花、紫花植株的比例为4:3:9,为9:3:3:1的变形,说明F1紫花的基因型是含有2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又由于F2中三种花色均出现,说明F1紫花的基因型是aaEeFf,可见图中有色物质Ⅱ代表紫色物质,有色物质Ⅰ代表蓝色物质,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eeff,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EEFF,F2中的紫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EEFF:aaEeFF:aaEEFf:aaEeFf=1:2:2:4,F2中的蓝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EEff:aaEeff=1:2,F2中的白花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aaeeff:aaeeFF:aaeeFf=1:1:2;若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F3中蓝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2/9x1/4+4/9x(1/16+2/16)=5/36。 (3)基因型为AAeeff的植株和纯合的蓝花植株(aaEEff)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Eeff,F2植株的表现型与比例为白花:蓝花=13:3。 (4)①分析图甲可知,在含有F和f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外,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存在含有基因f的染色体片段,说明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根据题意,体细胞中f基因数多于F基因时,F基因不能表达,所以基因型为aaEeFff的突变体花色为蓝色。 ②让该突变体(aaEeFff)与纯合蓝花植株(aaEEff)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若为突变体甲,则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F:Ff:ff:f=1:1:1:1,aE:ae=1:1,与纯合蓝花植株(aaEEff)杂交,由于体细胞中f基因数多于F基因时,F基因不能表达,则子代中蓝:紫=3:1。若为突变体乙,则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F:ff=1:1,aE:ae=1:1,与纯合蓝花植株(aaEEff)杂交,由于体细胞中f基因数多于F基因时,F基因不能表达,则子代中蓝:紫=1:1。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遗传规律的应用及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从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探究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1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图1

(1)本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      的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种群数量变化决定于         

(2)图1示输入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                 ,而图1稻田生态系统中未表现的成分有                                     

(3)若该稻田多年后被弃耕,其将发生演替至顶极群落(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其上物种甲、乙、丙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则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先定居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可能是                    ,至顶极群落后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最可能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9分)垂体分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下丘脑紧密联系。如图1所示,下丘脑不同神经元的轴突进入垂体内部,其轴突末梢被毛细血管网所包围(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神经垂体释放两种重要激素,其中一种激素叫催产素,由下丘脑神经元在胞体处合成后经轴突运输至轴突末梢,这样就贮存于神经垂体中。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催产素就会被分泌,在神经垂体处释放进入毛细血管网,经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各处,最终作用于靶器官。另一种激素其合成、分泌、贮存和释放方式与催产素类似,这种激素是            ,内环境的一种变化会刺激这种激素分泌量增加,这种变化是               。分娩时,催产素使子宫肌收缩,子宫肌收缩又刺激位于子宫肌层中的牵张感受器,牵张感受器的兴奋经传入神经到达母体的下丘脑,引起母体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进一步加剧子宫肌的收缩。所以催产素是通过           调节使子宫有足够力量进行收缩以完成分娩。

(2)腺垂体释放多种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是受下丘脑分泌的         促使的。下丘脑分泌的该激素进入初级毛细血管网,经门微静脉进入次级毛细血管网。可以推知门微静脉分支形成次级毛细血管网的作用是                  

(3)对比发现,就垂体本身来说,最可能不含内分泌细胞的是          (神经垂体或腺垂体)。

(4)如图2可以看出皮质醇的分泌是受到两种调节机制的调节,这两种调节机制是分级调节和       调节。健康人体内,正是因为上述两种调节机制中后者的作用,皮质醇浓度不会持续过高,但长期焦虑和抑郁的人,皮质醇会持续较高,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导致体内容易产生肿瘤,这说明免疫系统除防卫还有              功能。综上可以看出内环境的稳态实际是受到                    调节。

 

查看答案

(10分)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的虚线表示_____________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温度为2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的[H]用于___________。(答具体的生理过程)

(3)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30℃时______(填“>”、“=”或“<”)35℃时。

(4)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5)植物主动运输吸收NO3-后,可用于下列哪些物质(结构)的合成?_____(多选)

A 叶绿素   B 酶    C ATP      D 磷脂    E 丙酮酸    F 吲哚乙酸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B.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能力较弱,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D.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