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8分)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

(8分)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1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图1

(1)本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      的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种群数量变化决定于         

(2)图1示输入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                 ,而图1稻田生态系统中未表现的成分有                                     

(3)若该稻田多年后被弃耕,其将发生演替至顶极群落(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其上物种甲、乙、丙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则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先定居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可能是                    ,至顶极群落后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最可能为              

满分5 manfen5.com

 

 

(1) 样方法 出生率 死亡率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3)丙 丙乙甲 【解析】 试题分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在没有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2)输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肥料中的能量,其中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主;图1稻田生态系统中仅标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未表现的成分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3)分析曲线图可知,丙最适合于生长在弱光条件下,甲最适合于生长在强光条件下;群落演替的最初阶段,以水生植物为主,其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照条件较弱,所以最先定居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可能是丙;至顶极群落后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最可能为丙乙甲。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生态系统及群落演替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9分)垂体分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下丘脑紧密联系。如图1所示,下丘脑不同神经元的轴突进入垂体内部,其轴突末梢被毛细血管网所包围(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神经垂体释放两种重要激素,其中一种激素叫催产素,由下丘脑神经元在胞体处合成后经轴突运输至轴突末梢,这样就贮存于神经垂体中。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催产素就会被分泌,在神经垂体处释放进入毛细血管网,经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各处,最终作用于靶器官。另一种激素其合成、分泌、贮存和释放方式与催产素类似,这种激素是            ,内环境的一种变化会刺激这种激素分泌量增加,这种变化是               。分娩时,催产素使子宫肌收缩,子宫肌收缩又刺激位于子宫肌层中的牵张感受器,牵张感受器的兴奋经传入神经到达母体的下丘脑,引起母体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进一步加剧子宫肌的收缩。所以催产素是通过           调节使子宫有足够力量进行收缩以完成分娩。

(2)腺垂体释放多种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是受下丘脑分泌的         促使的。下丘脑分泌的该激素进入初级毛细血管网,经门微静脉进入次级毛细血管网。可以推知门微静脉分支形成次级毛细血管网的作用是                  

(3)对比发现,就垂体本身来说,最可能不含内分泌细胞的是          (神经垂体或腺垂体)。

(4)如图2可以看出皮质醇的分泌是受到两种调节机制的调节,这两种调节机制是分级调节和       调节。健康人体内,正是因为上述两种调节机制中后者的作用,皮质醇浓度不会持续过高,但长期焦虑和抑郁的人,皮质醇会持续较高,抑制了免疫系统功能,导致体内容易产生肿瘤,这说明免疫系统除防卫还有              功能。综上可以看出内环境的稳态实际是受到                    调节。

 

查看答案

(10分)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的虚线表示_____________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温度为2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的[H]用于___________。(答具体的生理过程)

(3)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30℃时______(填“>”、“=”或“<”)35℃时。

(4)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5)植物主动运输吸收NO3-后,可用于下列哪些物质(结构)的合成?_____(多选)

A 叶绿素   B 酶    C ATP      D 磷脂    E 丙酮酸    F 吲哚乙酸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B.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能力较弱,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D.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该实验只有脱落率是因变量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是通过乙烯而影响叶片脱落率

D据图可推知生产上喷施高浓度乙烯利能降低脱落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