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金于1141年达成绍兴和...

(题文)(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金于1141年达成绍兴和议后,金朝得以占领淮水以北大片土地。金熙宗到世宗将大批的女真、契丹与奚人迁往中原,计其户口,给以官田。其受田办法有二:一为受牛头地(注:按女真传统依靠牛具授田征税),“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实行于女真人较集中的聚居地,比屋连村,处于汉人州县之间。二为计口授地,每口授田三十至五十亩不等,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世宗派出官员查实户数,要求必须自行耕种,地有余而力不足者才许租佃。规定不耕种者杖六十,受租百姓无罪。凡受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6万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期土地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期土地改革的影响。

 

(1)特点:继承了女真族的历史传统;借鉴中原地区的均田制;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强制推行农耕;地域范围广。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金朝的财政收入;提升了女真族的文明水平;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民族交融;利于宋金边境的安定;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计其户口,给以官田……一为受牛头地……二为计口授地……要求必须自行耕种,地有余而力不足者才许租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继承女真族的历史传统、借鉴中原地区的均田制、兵农合一、富兵于农、推行农耕、地域范围广等方面概括金朝前期土地改革的特点。 (2)本题根据材料“不耕种者仗六十,受租百姓无罪。凡受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6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金朝的财政收入、提升女真族的文明水平、促进中原地区的民族交融、利于宋金边境的安定等方面概括金朝前期土地改革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华夏农耕文明由于长期处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比较环境中,以致形成了一种华夏“中心”的文化优越意识。但同时中国自古也有以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理念为基本内容的“超国家主义”的思想传统。清季民初的读书人意识到,中国并不代表天下,方位也不在世界的中心。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世界主义论,杨度认为“中国今日所遇之国为文明国,中国今日所处之世界为野蛮之世界”,对此胡适主张“世界者,乃世界人之世界,不当由欧美两洲人独私有之。亚洲诸国为世界一部分,不宜歧视之”,而孙中山则主张“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オ配得来讲世界主义。中国如果强盛起来,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据李永晶《新世界主义:破解民族精神的时代困境》等

材料二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义在西方愈受关注、其基本观点是所有人对人类的忠诚并不一定非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民族国家,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例如,作为欧洲人,人们具有民族性,而作为超越欧洲的国际上的人,人们更具有欧洲性。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问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负有责任。

——据(法)雅克·德里达《论“世界主义”与宽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世界主义与古代世界主义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A. 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 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

D. 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这一做法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苏联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斗争

B. 书中描述与当时官方宣传产生冲突

C. 二战国际关系研究有了新的发现

D.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对苏联产生冲击

 

查看答案

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