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华夏农耕文明由于长期处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比较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华夏农耕文明由于长期处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比较环境中,以致形成了一种华夏“中心”的文化优越意识。但同时中国自古也有以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理念为基本内容的“超国家主义”的思想传统。清季民初的读书人意识到,中国并不代表天下,方位也不在世界的中心。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世界主义论,杨度认为“中国今日所遇之国为文明国,中国今日所处之世界为野蛮之世界”,对此胡适主张“世界者,乃世界人之世界,不当由欧美两洲人独私有之。亚洲诸国为世界一部分,不宜歧视之”,而孙中山则主张“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オ配得来讲世界主义。中国如果强盛起来,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据李永晶《新世界主义:破解民族精神的时代困境》等

材料二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义在西方愈受关注、其基本观点是所有人对人类的忠诚并不一定非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民族国家,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例如,作为欧洲人,人们具有民族性,而作为超越欧洲的国际上的人,人们更具有欧洲性。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问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负有责任。

——据(法)雅克·德里达《论“世界主义”与宽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世界主义与古代世界主义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

 

(1)不同:中国古代世界主义是华夏优越前提下强调协和万邦的对外关系实践(或:华夏文明优越、中国地处世界中心);中国近代世界主义则是民族贫弱基础上追求民族平等、世界和平的中外关系理想(或:强调民族平等,反抗侵略压迫)。 原因:古代农耕经济繁荣;专制集权统治日益强化;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若考生回答大一统王朝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天朝上国观念或夷夏之辨思想的影响,可酌情赋分);近代民族危机日益严峻,民族独立成为时代使命;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或: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对历次侵略、一战暴露出的西方民族主义暴力性的反思。 (2)内涵:强调民族平等与和平合作;强调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并不矛盾(或:协调统一);强调个人或国家对世界发展的责任。 意义:有利于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欧共体等区域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战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有利于各种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更好的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世界主义与古代世界主义的不同并分析原因、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以及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古代世界主义的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以致形成了一种华夏‘中心’的文化优越意识。但同时中国自古也有以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理念为基本内容的‘超国家主义’的思想传统”等信息概括得出;中国近代世界主义的内涵可以根据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代表性观点总结得出。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应当从古代和近代中国不同社会状况来分析。 (2)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根据材料一概括得出的信息和材料二中“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話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义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負有责任”等信息的比较可以看出,共同内涵是强调民族平等与和平合作,强调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并不矛盾,强调个人或国家对世界发展的责任。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从有利于国际合作,有利于欧共体等区域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战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有利于各种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的建立和更好的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A. 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 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

D. 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这一做法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苏联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斗争

B. 书中描述与当时官方宣传产生冲突

C. 二战国际关系研究有了新的发现

D.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对苏联产生冲击

 

查看答案

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3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

A. 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

B. 照搬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

C. 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

D. 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

 

查看答案

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

B. 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

C. 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D. 国营企业改革困难重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