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

(题文)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这一做法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苏联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斗争

B. 书中描述与当时官方宣传产生冲突

C. 二战国际关系研究有了新的发现

D.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对苏联产生冲击

 

B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进行冷战,材料中的现象即是冷战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冷战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与苏联党内政治斗争、二战国际关系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无关,排除A、C;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3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

A. 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

B. 照搬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

C. 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

D. 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

 

查看答案

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

B. 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

C. 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D. 国营企业改革困难重重

 

查看答案

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

A. 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 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D. 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

 

查看答案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光绪皇帝和洋务派大臣每期必读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还主动投稿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这表明

A. 西方思想受到各界普遍欢迎    B. 民族危机刺激国人了解西方

C. 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 社会精英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