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

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B 【解析】材料“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反映了生产规模较大,而动力机器的技术水平高于珍妮机或骡机,这说明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当时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分工细密的问题,故C错误;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3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

A. 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

B. 照搬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

C. 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

D. 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

 

查看答案

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

B. 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

C. 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D. 国营企业改革困难重重

 

查看答案

自1934年开始,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1937年后,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多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宣传著作。这些举动

A. 表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 导致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D. 客观上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变化

 

查看答案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光绪皇帝和洋务派大臣每期必读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还主动投稿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这表明

A. 西方思想受到各界普遍欢迎    B. 民族危机刺激国人了解西方

C. 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 社会精英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查看答案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到1901年,全国20余所新式教育机构的分布为:广州5天津4所,上海3所,福州、南京北京、武昌、台北各2珲春、烟台、旅顺、乌鲁木齐各1所。影响新式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B. 洋务运动人才需求突出

C. 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