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玄宗即位后社会弊病遍野,决心改革。开元二年...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玄宗即位后社会弊病遍野,决心改革。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开元三年

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滥,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开元二年

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

 

措施:①限制诸王权力,严禁朝臣交结诸王;②整顿吏治,选贤任能; ③兴修水利,发展农业;④禁止社会奢靡之风。 意义:①消除了动乱隐患,有利于巩固和稳定政权; ②使朝廷官吏清明,加强了统治; ③促进了农业生产; ④增强了国力,开创了开元盛世。 【解析】(1)本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可以得出限制诸王权力,严禁朝臣交结诸王;“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滥,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可以得出整饬吏治,选贤任能;“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可以得出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可以得出禁绝奢靡之风. (2)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结合第一问的措施和所学可知,意义是消除了动乱隐患,有利于巩固和稳定政权;使朝廷官吏清明,加强了统治;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开创了开元盛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简表

 

发展阶段

筑路总里程(公里)

综合统计

大事记

肇兴(1876—1894)

473.4,其中官办占69.3%

全国总里程2.3万公里,计0.23公里/百平方公里,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

钢轨型号200多种,机车型号120多种,32%的车站无信号设备,货车平均载重800多吨。

1880年,第一家铁路工厂胥各庄机修厂诞生。

第一次筑路高潮(1895—1911)

9200,其中借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1909年,近代中国第一条自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

从低谷走向高峰(1912—1937)

11000,在已建成的铁路中列强直接或控制经营占86.7%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

从上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3月10日,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八大上申明:苏联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们卷入冲突中去”。8月20日晚,希特勒致电斯大林,要求商讨签约事宜。8月23日,两国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不仅帮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困境,而且束缚了国土辽阔、军事力量强大和反侵略决心坚定的苏联,模糊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认识,阻挠并推迟了英法与苏联之间反德统一战线的建立,最终直接推动了二战的全面爆发。“苏联直接死于战场的人数是2700万。”另据统计,苏联有1700座城镇和7万个村庄被夷为平地,被摧毁和损坏的工厂企业达31850个。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大林同德国人签约也像英法政府推行的绥靖政策一样,从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韵结果告终。

——摘编自任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二战的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盛宣怀涉足“洋务”,毕生的追求是“办大事”,“做高官”。李鸿章对其野心看的很清楚。他对亲信说:“盛杏荪机智敏达,而乏毅力,其条陈固欲办大事、兼作高官。”“挟官以凌商,挟商已蒙官”,上下其手,左右开弓,是盛宣怀大做“无本生涯”,最终成为清末首富的不二法门。当时清政府财力不济,开办“求富”企业颇多困难,可又不得不办,故采用“招商集资”、“官督商办”的权宜方式。盛宣怀明确提出,举办“求富”企业,“唯有援照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之一法,商集其资,民鸠其工,官总其成”。但企业大权,有官方督办掌管,不能完全由股权说了算。在盛氏的“督办”之下,经营顺手则分享巨利,甚至巧夺豪取,企业亏损则推卸,巧语趋避。但是,纵观盛宣怀一生,他只能操办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垄断性产业,如轮运、电报、铁路、银行、钢轨专卖。他对市场化程度深、竞争激烈的产业则屡战屡败,无一成功,如矿务、棉纺织业等。

——摘编自卢伯炜《盛宣怀与轮船招商局的改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督办洋务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盛宣怀。

 

查看答案

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这一做法

A. 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

B. 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

C. 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D. 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1985年,我国政府规定:完全放弃了除粮、棉之外所有农产品的计划控制,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减低对粮食生产的计划控制程度,政府计划收购的粮食降至约占全部商品粮的一半左右。这反映了当时

A. 农业改策明确市场化方向

B. 生产者取得了经营自主权

C. 经济体制改革迈人新阶段

D. 农产品疏通体制改革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